教案的编写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工具,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活动设计和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活动设计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盛开的花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立体美。
教学过程: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盛开的花,出示课题:“盛开的花”。
1、介绍制作盛开的花的整个步骤
(1)~(2)剪下底板、花花蕊和叶片,将叶片和花瓣折卷。
(3)把叶片粘到底板上。
(4)再将花瓣和花蕊粘上。
(5)一幅鲜花盛开的.立体图便完成了。
2 、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盛开的花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设计和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抛抛乐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布质材料——长方形的彩色布块和用布缝制的沙包,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体能;
2、锻炼幼儿的抛掷能力和接物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2、展示活动器械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4、游戏开始: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5、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
活动设计和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在前两周的活动中,孩子们较多的讲述了爸爸,最近我们的话题又要转到妈 妈身上啦!每个妈 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妈 妈的爱是最无私的,妈 妈的爱是怎样表达的呢,我们又可以怎样表达对妈 妈的爱呢?
在这个故事中,小兔子就用看到的事物大声的告诉了妈 妈“我有多爱你”。虽然语言是那么的简单,却让人很感动,设计本次活动,想让幼儿在感受故事中小兔子和兔妈 妈爱的过程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小兔子和兔妈 妈的爱,并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2、愿意用看得见的事物来描述自己的爱,体会小兔子和兔妈 妈之间的浓浓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看是什么书?
2、书的名字叫什么?(猜猜我有多爱你)
3、请你猜猜这个故事大概讲了什么?故事里是谁啊?
师:这个故事说了一个爱的故事,说了小兔子和兔妈 妈爱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小兔子和兔妈 妈的爱,并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1、师讲述故事
小兔子刚才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表示它对妈 妈的爱?
大家一起做做看:把手张开,张得再也无法张开。师与一幼儿扮小兔子和兔妈 妈比比:谁爱得多?
2、再看看小兔还用了什么动作
小兔子和兔妈 妈又用了什么动作和方法说自己的爱? 幼儿一起试试,边做动作边说。
师与一幼儿扮小兔子和兔妈 妈比比:谁爱得多?
3、它们来到了山脚下,小兔看到了许多景色,你们看到了吗?小兔看见了,猜猜它会说什么,用什么来表示对妈 妈的爱?
4、要表达爱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再听听小兔子看了美景对妈 妈说了什么?
三、情感表达——我有多爱你
1、你最爱家里的谁?你会对他说什么爱的话?
2、除了家里人,你还爱谁?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爱告诉他们。
活动设计和教案篇4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活动准备:
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
2、图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
一、开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戏——《手指歌》
二、基础部分
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
(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教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
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安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途。
(幼儿讨论)师: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师: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图片,说出来给幼儿展示相应的实物。(虚实结合,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五索象征五条龙,民间传说能降服鬼怪。
向幼儿介绍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的含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们把米装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给他吃,后来人们怕蛟龙吃米,就用粽叶把米包起来,缠上蛟龙最怕的.五彩线。还有一种传说:古代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吃粽子"本义是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捞救屈原;香包用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线制作,里面装有芳香的药物,寓意是祛毒长命。
三、学习儿歌
1、欣赏儿歌
2、跟读儿歌
3、朗读儿歌(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
四、游戏部分——萝卜蹲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字宝宝做出蹲下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播放背景音乐,游戏退场)师: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假设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哪种习俗过端午节?
师: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带领幼儿玩赛龙舟游戏走出活动室(通过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欣赏故事、玩游戏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活动设计和教案篇5
一、活动意义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六一庆祝活动,各班要围绕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庆祝活动总体要求是简单而隆重,激励广大少年儿童积极积极、奋发向上。
二、活动安排
1、总体规划。(校长室)
2、文艺汇演、卡拉ok比赛组织。(x、x、x)
3、校园文化布置—横幅、评委席、彩旗。(x、x、x)
4、宣传发动、组织。(x、x、x)
5、后勤保障。(x)
6、奖品书写。(x)
7、摄影。(x)
8、趣味运动会。(x、x、x)
三、时间安排
1、5月13日准备酝酿。
2、5月17日各班级对照活动方案认真组织活动。
3、5月23日至27日完成各项活动的前期评比、汇总报x老师处。
4、6月1日学校举行大型庆祝活动。(7:30—11:00)
四、主要活动设想
1、新队员入队仪式。
2、表彰各类积极分子。
3、文艺活动。
(1)开展班级卡拉ok比赛,5月17日至25日着手准备,5月25至27日班内开展评比活动。5月27日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学校比赛,名单5月27日报张涛老师。
(2)器乐兴趣小组组队。
(3)文艺队汇报演出。
(4)幼儿舞蹈。
4、趣味运动会:
(1)运球比赛:低年级(垒球,每班二人,一年级四人);高年级(篮球,两人一组,每班二组)。
(2)团结向前:低年级(二人绑腿跑,每班二组)
(3)板凳运人:3—5年级(每班男女各二人);
(4)单腿跑(低年级男女各2人);运伤员(3—5年级,男女各6人);
(5)拔河比赛:平行班对抗赛(每班男女各五名,三局两胜)。
5、看《西游记》
6、活动地点安排:一年级门口。
五、趣味运动会裁判
裁判长:x(起点)、x(终点)
裁判员:x、x、x、x、x、x
六、卡拉ok比赛评委
组长:x
组员:x、x、x、x、x、x
七、大门值勤:
xxx
八、校医、卫生:
xx
九、注意事项
1、将安全:服从负责老师的安排,按要求活动。
2、将文明:自觉排队,不乱挤,礼貌谦让。
3、讲卫生: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果壳、纸屑、包装袋等废弃物,并能主动收拾身边垃圾。活动结束后,打扫干净活动场所。学校将组织检查评比(值勤人员由张涛老师安排,6月2日公布值勤情况)。
4、讲纪律:统一着装(天热,着夏装;天凉,着秋装),戴红领巾,遵守各项规定,有事向班主任请假。
5、班主任、裁判员加强责任心,确保无事故。
十、备注
1、中午播放自愿参加,但要保持会场秩序。
2、如果天气太热,卡拉ok比赛将延期举行。
活动设计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感受印染作品的美。
2、养成细心、认真的操作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桌两盒颜料,一块湿毛巾,旧报纸若干(铺在桌子上),大泡沫板(陈列幼儿作品)。
2、范例3—4幅,白色餐巾纸若干(幼儿人数的两倍多)。
3、幼儿成半圆形坐在地垫上。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感受印染作品的美
1、这些手帕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2、幼儿自由讲述。
二、观察的方法
1、这么漂亮的手帕是怎么装饰出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老师示范方法。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三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分别蘸一下颜色——轻轻地打开。
三、幼儿集体回忆印染的步骤,讨论需要注意的地方。
1、蘸颜料的`时间不能太长。
2、印染后打开时要轻轻地、慢慢地。
四、幼儿染手帕,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印染。
2、给能力弱的幼儿适宜的帮助。
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弄脏衣服。
5、鼓励幼儿在打开时不怕困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五、讲评(将幼儿作品平放在泡沫板上,幼儿围坐在周围)
1、激发幼儿的成功感。哇!你们装饰的小手帕真漂亮!
2、你喜欢哪一块手帕?为什么?
3、老师表扬讲卫生、操作认真、不怕困难的小朋友。
活动建议:
1、教师示范时不讲解,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老师示范时用试错法帮助幼儿总结蘸颜料不能多蘸的经验。
2、此活动可放在小班上学期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实施。
活动设计和教案6篇相关文章:
★ 活动设计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