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设置的评估环节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写好教案是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时间和内容的关键所在,满满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要上小学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要上小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3、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
二、过程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好^对`话语句的不同语气。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科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四、课前准备:
“磁石引力实验”、“两个地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老师说:“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老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双特殊的手(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5、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1)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小兔──有礼貌、惊奇;猴爸爸──慈祥、和蔼;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看课件学习书写笔顺。(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老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老师巡视辅导。
四、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3、查找资料了解: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那么高呢?
要上小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三、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同坐小竹排》
1、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应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教师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随着教师的歌声和琴声边唱边拍,让学生拍击准确,跟唱准确。注意衬词要唱得连贯,结束音四拍,时值唱足。
3、指导学生分两组进行打击乐伴奏,一组前1小节,另一组后4小节,两组衔接要准确,而且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打击乐与歌声得协调。
4、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二、聆听《阿细跳月》
1、借助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问: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让学生一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3、唱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对能唱出歌曲的`学生,给以鼓励。
第二课时
一、聆听《歌声与微笑》
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
问:这首歌声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创编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
问: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
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第三课时
一、编创有活动:旋律接龙
用d、r、m、f、s五个音做旋律接龙游戏。
要求用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
1、将学生分成四组,按课本上的示意做接龙游戏。
2、比一比,看哪一组接龙的次数多,不重复,不出错。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优胜者可在课本上自画小红花。
二、表演《西伦达》
1、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
2、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
3、学会歌曲便可以开始做集体舞。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走,边走边唱第一段。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这时,圈里的同学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4、学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
要上小学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1.跳远与游戏:立定跳远。
2.游戏:跳远接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学习立定跳远动作,建立立定跳远的技术概念。85%以上的同学掌握让学生正确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以及跳远接龙的游戏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和徒手操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通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轻巧落地。
难点:抬腿收腹、摆臂与蹬地协调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宣布本堂课内容。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精神饱满、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游戏:“拦网捕鱼”
教学组织:先选出两人作为“捕鱼者”,然后手拉手一起“捕鱼”。
要求:“鱼”不能走出预设正方形,否则,算被捕获。直到全部“捕完”。
2.徒手操练习,学生跟老师随着口令做动作(4*8拍):
(1)上肢运动(2)肩绕环运动(3)腹背运动(4)体侧运动(5)弓箭步压腿(6)侧压腿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关节运动。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教师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通过清晰洪亮的口令,调动学生情绪,进行准备活动练习。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动作协调规范,达到良好的热身效果。
(三)基本部分、主教材(25分钟)
1.立定跳远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青蛙跳荷叶)
教师在操场预设好场地,让同学设置不同远度的荷叶。让同学们进行尝试练习,看谁能够跳到终点。引导提问:立定跳远很多同学都会,但是怎么样才能跳得更远呢?
组织:成4路纵队依次进行。
要求:学生必须从荷叶上跳过,双脚起跳,注意安全。
(2)出示挂图学生自主探究
运用挂图分解立定跳远的'技术,让同学四人为以小组讨论自主尝试练习并回答其中的动作要领。教师总结技术要领并进行讲解示范。
——大家回答的很好,那么我们现在来学习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
讲解与示范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开立,两腿屈膝,上体稍前倾,两臂后举。然后利用刚才的练习方法,向上预摆双臂同时两脚迅速蹬地双腿屈伸一次,最后双臂迅速后摆,同时前脚掌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即刻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教学组织:广播体操队形,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示范进行相应的模仿练习。
要求:学生看清动作的要领,尽量规范自身动作。
(3)集体练习与纠正
练习方法:两脚自然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当听到1时,两臂向上摆起,两腿弹性屈伸一次,数2时,两臂向下摆至后举,两腿弹性屈伸一次,数3时两臂用力上摆,前脚掌用力向上蹬地。
教学组织:四列队形,第一列先进行跳远联系,待跳出一段距离后第二排再练习,以此类推。
要求:动作到位,蹬地迅速有力,练习积极,体会动作。
(4)分组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进一步细化练习,教师指挥分组练习。学生明确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积极进行练习,优生展示动作,其他学生观看。
教学组织:分四组进行练习。
要求:教师巡视、纠错。
2.在次进行青蛙跳荷叶比赛,检验学习成果把同学分成4组,规定每人必须全部通过所有荷叶累计1分,累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教学组织:分四组进行比赛,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调动学生情绪,组织学生跟随音乐游戏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注意安全集中注意力,动作自然放松,蹬地迅速有力落地前伸小腿,连跳时不能移动脚步,要屈膝缓冲。
(四)结束部分(7分钟)
1.随着音乐放松。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放松徒手操。
(1)上肢运动
(2)下肢运动
(3)拍打膝关节
2.教师小结本课的完成情况。
从学生的反馈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的教学情况,总结本课学习情况,指出在学习普遍中存在的问题。提问学生几个关键问题。
3.师生再见。
(五)场地器材及负荷预计
1.场地器材:田径场,标志物20个。
2.预计强度:40%-45%
3.预计强度:中等
平均心率为120-135次/分钟左右,课堂密度为35-40%左右。
要上小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五、小结。
六、游戏
要上小学教案篇5
一、活动导入
1、师抛硬币生猜结果:哪面朝上?(1元字样正面,另一面看作反面。)
2、你想试一试吗?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进行抛硬币的活动。
3、活动总结导入:硬币朝上的一面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体验
1、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黄球。
(1)摸球比赛。比赛规则:分男、女生组来举行一次摸球比赛,谁摸到黄球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男生瓶内全是黄球,女生瓶内全是白球)比赛开始。
(2)一定是黄球。
a、师:(疑惑地)怎么男生每次都能摸到黄球?你有什么想法吗?打开瓶观察。
b、追问:全是黄球,那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一定吗?(师板书:一定)
(3)不可能是黄球。
a、师:那女生怎么一次黄球也没摸到?你有什么想法?师打开瓶观察。
b、师追问:没有黄球,那我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可能是黄球吗?(不可能是黄球,因为里面没有黄球)(师板书:不可能)
2、可能是黄球
a、师:比赛结束了,男生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女生队你们服气吗?
b、你认为怎样才公平呢?生自由说一说。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派一个小组装球,进行一场公平的比赛。
d、师:通过刚才摸球,你认为我们能摸到黄球吗?(能)一定能摸到黄球吗?(不一定)也就是说我们摸到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板书:可能)
3、超级竞猜:出示挂图,学生抢答。(课本105页例1)
三、拓展应用
1、师: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来表述。
2、完成例2。
(1)出示挂图,小组讨论。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价,你想说哪一幅图的内容就说哪一幅。
3、你还能用这些词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先和同桌交流,然后组织汇报、评价。
4、游戏:在三叠卡片中各选一张,按排列顺序组成一句话,说一说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
5、作业:在书上完成108页第1、2题。
四、总结全课
1、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小结:生活里可能性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找一找生活中的可能性。
要上小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练习二 px。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要上小学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