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类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们在评估教案时,很多时候会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给学生,下面是满满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操作类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操作类教案6篇

操作类教案篇1

创作目标:

1、发展幼儿认知、语言、表演、计算、科学、美术、手工操作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及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幼儿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让幼儿“一物多玩”,鼓励幼儿想象、探索各种玩法,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创新能力。

3、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参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体现环保教育意识。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主要功能及特点:适用于大中小各年龄班多种活动区教育、教学、游戏操作活动的多学科综合型教具,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幼儿自由探索、生生相互探索、师生共同探索。

1、用于教师上课演示、讲述;

2、幼儿活动区操作、讲述故事、表演等;

3、在美术活动中进行绘画、装饰、手工制作等;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学习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进行环保教育。

使用的主要材料:竹子、废旧易拉罐、卡纸、皱纹纸、废旧塑料制品、棕树叶、蚕茧、塑料花等。

制作说明:

1 、主体――小竹楼,外带大花园。用竹制成竹楼的主体、作品底座、花园栅栏等。

2 、利用废旧易拉罐制作花园中桌椅、秋千等成品。

3 、用卡纸、皱纹纸制作成为花草、树叶、遮阳伞等成品。

4 、利用废旧果冻盒制成花盆等物品。

5 、用蚕茧制作成为小人、各种小动物。

6 、用塑料花装饰栅栏。

主要操作方法、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1 、作品的各个部分为独立结构,可按照操作的需要,选取自己的所需部件进行操作;可在操作盘上进行,也可以在各自所需地方进行操作。

2 、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安排选取部件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出示物品并根据进程摆设、操作。

3 、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进行摆设、操作,并根据自己的设计演示、讲述故事等。

4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进行临摹绘画、对照手工制作、并对作品进行添加、装饰。

5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向往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会爱护小动物,进行环保教育。

6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品德。

7 、在幼儿自由探索、生生相互探索、师生共同探索过程中,使幼儿对探索玩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幼儿想象、探索各种玩法,让幼儿“一物多玩”,充分发挥幼儿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年龄班: 小班

操作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操作类教案篇3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沸腾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酒精太少,容器内酒精蒸气混入空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使灯芯水含量相对变多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胶头在下或平放;(防止液体被沾污,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反应变质)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1)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2)注意事项:

a、铁夹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或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8、量筒

(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

(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集气瓶 (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1)用途:

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器. (2)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反应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10、蒸发皿

(1)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2)注意事项:

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用手轻轻搧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中)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用最少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②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定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四)连接仪器装置

1、玻璃导管插入胶塞(用水润湿)

2、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用水润湿)

3、胶塞塞进容器口

(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

(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仪器:镊子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仪器:药匙或纸槽

步骤:先把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步骤:

①瓶塞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3)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选、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 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

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t;读数.

三、物质的溶解

1、少量固体的溶解(振荡溶解):手臂不动、手腕甩动

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 仪器:烧杯、玻璃棒

四、物质的加热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注意事顶: (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 (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净,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炸裂. (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 (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下部,并不时沿试管倾斜方向上下平移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注意点:装置的固定、铁夹夹的位置、管口的方向、加热的顺序 给物质加热的基本方法: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处,首先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然后将试管底部集中在外焰处加热.

3、蒸发

仪器: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 注意点

仪器的装配:

停止加热:接近蒸干或有大量晶体析出 玻璃棒的作用:加快蒸发、防止液滴溅出

五、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和滤渣的洗涤

仪器: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 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水的制取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温度计

注意点:沸石——防止爆沸

六、仪器的洗涤

①洗涤时,易溶的直接用水洗,难溶的可以用酸洗,附有油脂的可以用洗涤剂洗后,再用水冲洗. ②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外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无成股水流下.

七、课本中的重要实验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12)

2、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p14)

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p27)

4、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p39)

5、过滤(p55)

6、蒸馏水的制取(p56)

7、简易净水器(p57)

8、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p90)

9、炭粉还原氧化铜(p107)

10、实验室制取co2的研究与实践(p110)

11、co2灭火、溶于水、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原因的探究(p114)

12、燃烧条件的探究(p124)

13、蜡烛燃烧现象的探究(p125)

14、氢气实验室制法(p143)

八、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1、不溶物:

黑色:mno

2、fe3o

4、cuo、c(石墨、木炭、炭黑、活性炭)、铁粉 红色:fe2o

3、cu、p(红磷) 蓝色:cu(oh)2 白色:caco

3、cao(能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p(白磷)

2、易溶物:

白色:kclo

3、kcl、nacl、cacl

2、znso

4、al2(so4)

3、无水cuso4等 紫黑色:kmno4(溶于水溶液紫红色)

3、溶液的颜色:

蓝色:cuso

4、cucl

2、cu(no3)2溶液 浅绿色:feso

4、fecl

2、fe(no3)2溶液

无色:除以上物质外,其他物质的溶液多数是无色.

操作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

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小丑变魔术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教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5、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6、教师小结。

7、操作活动。

幼儿人手一张正方形、圆形的纸,先折二等分、再折四等分。仔细观察等分线是在哪里的。

教师黑板上画图形,让个别幼儿上来画等分线。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将平面图形二等分、四等分,并重叠验证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在活动的一开始,学习二等分的时候,我刚说完让幼儿帮助小熊来分蛋糕(圆形的),大家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都努力的想办法来帮助小熊,充分的融入到了活动氛围当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回答说,“可以用笔在中间画一条线”,“用手指在中间把它撕开”(另外一个小朋友立刻就问:你怎么知道哪里是中间呢?)这个问题已经被小朋友们发现了。

带着他们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又一次的展开了讨论和尝试。“只要把这个圆形对折一下就知道了。”又是孩子们自己的总结。在整个的活动中,我都大胆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尝试、提问。他们的兴致比较的高,同伴间的合作和争论也此起彼伏。

操作类教案篇5

一、套盒

材料:

废纸盒一只,泡沫纸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纸,安全型大头针,数字卡,记号笔。

制作方法:

1、用彩色纸包装纸盒。

2、用泡沫纸剪成若干个圆形,用记号笔在上面写上数字。

3、用安全型大头针将这些圆形泡沫纸固定在纸盒上。

4、在纸盒的左下角贴上一张数字卡(如图一)。

5、另准备饮料瓶瓶盖,并用记号笔写上数字和算术符号,供幼儿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头针,使圆形上的数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数字,数字卡可根据需要变换。

2、根据围套住的几个数字、数字卡上的数字列算式。

二、丰收的果树

材料:

各色泡沫纸,彩色回形针,数字卡片,房子形状的记录纸。

制作方法:

1、用绿色和棕色泡沫纸制作若干棵小树,再用其他色纸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别贴在小树上。

2、用打孔机在小树两边下方和数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儿根据水果树上的水果数量,按照数的组成规律找出相应卡片,用回形针串挂在果树两边,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挂完为止(如图2)。

2、将所有分解方法记录在小房子里(如图3)。

三、占棋盘

废纸盒一只(如衬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纸若干,骰子一个。

制作方法:

1、在纸盒内贴一张卡纸做底板,再将彩色纸剪成的小圆形整齐地贴在底板上做棋盘。

2、将小瓶子装饰成小兵,分红蓝两色。

玩法:

两人一组,各拿一种颜色的“小兵”。游戏开始,两人轮流投骰子,将所得点子相加或相减(投骰子前两人约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如:3+3=6或6-3=3。谁先报出得数即可将一“小兵”放入棋盘中,以小兵占得的空格多为胜(如图4)。

操作类教案篇6

1、实验室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药品:不得抛弃,也不得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的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硫酸,不得先用水冲洗,应先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砝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或试管,或接触筒壁或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来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应用坩埚钳夹取。

13、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绵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经免杂质进入滤液。

14、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操作类教案6篇相关文章:

融资类合同模板6篇

观察类作文推荐6篇

自然感悟类作文6篇

读书类活动方案6篇

健康类工作计划6篇

语文成长类作文推荐6篇

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6篇

专利类合同模板6篇

亲情感动类作文6篇

初中作文成长类作文6篇

操作类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6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