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以确保教学活动的完整性,有教案安排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节奏,增强参与感,下面是满满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内容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3、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笔下描绘的儿童扑蝶欢乐场面。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理解诗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请同学们齐背。请一位同学讲一讲古诗词的大意?(略)
二、导入新课、初读古诗《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过渡语)同学们学习掌握得不错,老师想考考大家,《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背诵《小池》、杨万里。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3、复习读生字词(杂、篱、徐、疏、锄头、剥),使学生能读懂字词,读通诗句。
4、学习《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1)解读课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宿:投宿、公:对男子的尊称)请你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2)认识作者。快速浏览作者简介
(3)听范读诗歌,画出朗读节奏
(4)生读两次古诗(齐读、小组)
三、看图初读走进古诗,理解大意
1、老师讲故事入诗。
2、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慢慢散步来到徐公店的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此时,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齐读、个别读)。
3、解释理解:篱、疏
4、抓和老师一起读古诗,注意节奏。
四、难点理解,疏通诗意
1、抓关键词、利用注释了解景物,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完成下面练习:(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树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2、 利用插图的`方法。看插图,想象,师说诗意,生说出诗句。
a、想一想:你是从哪个字看到儿童是奔跑着去追蝴蝶的?(走)在古代“走”是奔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
b、漫步在春意盎然的乡间小路,儿童被美丽的蝴蝶吸引心生好奇,忙着去追蝴蝶。儿童追到蝴蝶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无处寻)在金灿灿的菜花一大片一大片,而黄碟和菜花的颜色差不多,孩子一下子分不清,不知所措。“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找到;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五、吟吟诵诵,深入诗学境
1、词背诵古诗。同学们,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叶子还没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到这样的景色,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呢?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3、 配乐读诗。(播放音乐)
4、小结: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默写2次
2、摘录于春天有关的古诗3首
七、【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诗情 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喜爱 意 儿童 黄蝶 菜花 (动)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枯、荣两个生字,会写枯、荣等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关键】
1、认读枯、荣等两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录音带、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上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大火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小草图)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美)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了一首诗,名字旧叫──草。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一个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会读了吗?请读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互相纠正没有读准的`字音)
3、谁想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朗读古诗,学生评议正音)
4、齐读。
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刚读古诗就能读得很流利,现在,老师还想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动脑筋,自己读懂诗句。
三、朗读感悟
1、分小组朗读古诗,要求:边读诗边观察图画,读后跟同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一句告诉你的?有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
2、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师: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句诗中知道的?
生:我读懂了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从这句诗中,我知道了草原上的草长的很茂盛。
师:你体会得真好!你能读出草很茂盛的样子吗?
生:能!离离/原上草。
师:他读得多有节奏感呀!而且充满感情。咱们学着他来读一遍,
生: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谁还能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诗?
3、你们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老师好像看到你们所说的小草,它们在原野上茂盛地生长,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原野上又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顽强呀!请你们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
四、配乐朗诵全诗
1、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
2、试着背下来。
3、同学们都会背了,下面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读得好的就让他配上音乐朗诵。
4、配乐诵读。(个人、分组、接龙)
5、大家都想配乐读,那咱们就一起来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诵读吧!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枯、荣。
同学们会认读着两个生字娃娃吗?一起大声地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呀?
2、你们能把这两个字写漂亮吗?这里还有一个烧,也会写吗?谁来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荣:秃宝盖要写宽点。烧:右上角没有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草》,知道了小草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应该向小草那样,遇到困难时,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七、作业
1、回家把《草》背诵给你爸爸妈妈听。
2、把你想象的画面画成一幅画,题目就叫《草》。下节课带到班里跟同学交流展示。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篇3
教学要求:
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能教学课本p40~41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内容意思。
教学要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指出背诵《绝句》
2、指名说说绝句的意思。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指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继续运用“四步法”学懂古诗。)
(1)题。板书后,“宿”,住。“新市”是地点,在现在的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是对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2)介绍作者。
2、学生自学古诗。
(1)自由读。自学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读古诗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读懂。完成《作业本》第1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2〉检查
?3〉指名读古诗,交流自己哪地方读懂了。
3、指导学习古诗
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篱笆”、“径”“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师讲:篱落,指篱笆;径,是指小路;深,远,很长的`路。这句意思是: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
枝头,指树枝上,未成荫,树叶长得还不浓密,不能遮盖地面而为树荫。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3)理解第3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教师讲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这诗句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蝴蝶飞进黄色的菜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3〉、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布置课堂作业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你能猜到这首诗写什么?(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那么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快点读一读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2、齐读一、二句:
3、读三、四句,抓住哪些景?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寻找为什么无处寻?原来,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儿童奔跑、扑蝶……真有情趣,谁来读。
四、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这节古诗文吟诵课,老师先请小朋友来背首古诗《小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
宿:住宿,过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初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他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树阴、路径、追黄蝶、深远、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齐读.
3、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4、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名读。
5、他们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6、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下老师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谁读得更美。
6、过渡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边出示课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