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苹果教案推荐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份教案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主动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卖苹果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卖苹果教案推荐5篇

卖苹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长需要营养。

2、激发幼儿尊重生命,并感受成长的喜悦。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苹果为虫子提供了生长的营养是合理的现象。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2、讨论与分享提问:苹果被虫子吃了,它心里面怎么想呢?如果这个虫子不吃苹果那么它会怎样呢?如果这个苹果没有被吃掉它会怎么样?如果被虫子吃了以后,种子落在地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看课件)

3、游戏:我们要长大。

4、小结: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我们美丽奇妙的'大自然,这些生物每天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和我们一地长大。

卖苹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苹果歌》音乐磁带、苹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教师:果园里还有许多苹果的好朋友也来了,你们看看有谁?(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刚刚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可是没唱我,我们都等不及了。说说看,想唱谁?这个是什么颜色?它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教学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 ,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孩子们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的'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歌曲时,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幼儿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幼儿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水果,提问:这种水果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我们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孩子们还说“一串一串摘下来”,真的很不错,创编很成功。

卖苹果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① 学习儿歌、感知理解以苹果为第一人称的儿歌,尝试进行儿歌的仿编。

② 知道吃水果要先洗手、不能用脏手拿水果吃。

二、活动过程:

1、以苹果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水果小客人、这位小客人它长的

圆圆的、红红的; 你们猜猜它是谁? (幼儿回答:是 大苹果);

那我们一起把这位小客人请出来吧? 噔噔澄... (教师 出示苹果),我

们的小客人 出来了;

我是大苹果,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大苹果有几句话要

对你们说呢?

你们听: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教师:大苹果说些什么? 为什么大苹果让小朋友先洗手?

( 幼儿:要先洗手、手脏不能碰它 ) 、

( 幼儿:因为洗洗小手讲卫生 )

教师: 那除了吃水果的时候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呀?

(幼儿:吃饭的时候、还有吃完饭以后)

教师:那老师又想问了 我们吃水果之前要不要先洗一洗水果?

(幼儿:要)

教师 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苹果》。

3、教师采用暗示、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1)教师 出示大梨子):我们班又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

(幼儿回答:是大梨子)

教师:①我是一个大梨子,小朋友你们爱我吗?

② 大梨子说:请你先去…… 要是手脏…… 教师带领幼儿念仿编的儿歌

?大梨子》。

(2) 教师:那我要问问小朋友了、大梨子它长得什么样?

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回答:长得像葫芦、身上还有小麻子)

(是 黄色的)

(3)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大橘子》、《大香蕉》等。

教师:那我们的身边还有什么水果呀?

幼儿:大橘子、大西瓜.....

(4)最后呢,老师想问一下小朋友、我们今天都学了哪几种水果?

幼儿:大苹果、大梨子、大西瓜.......

教师: 找几位小朋友上黑板画一下这些水果、( 再让他们画一个大绿

苹果)

老师:红苹果是什么味道?

(幼儿:甜甜的)

老师:那绿苹果呢?

(幼儿:酸酸的)

在相应的让幼儿做出 甜甜的样子、和 酸酸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以后吃水果的时候先要干什么?

( 幼儿:先洗洗小手、在洗洗水果 )

教师:那坏了的水果、坏了的零食、还能吃吗?

( 幼儿:不能)

教师:所以说、我们不吃不干不净的东西、不吃坏了的东西!

因为,那样会吃坏 小朋友的肚子``

教师: 好了,今天小朋友们 都表现的很棒、

我们先 给自己鼓鼓掌!

老师看你们今天表现的这么棒、老师要带你们出去玩喽``

来、小朋友们 搭好小肩膀、我们的小火车要出发了.....

(做小火车的时候、不能往车窗外深小手、探脑袋喔!)

嘟噜 嘟噜........

卖苹果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

引导探究

学法:

交流探究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更方便呢?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估一估,哪两袋珠子合起来够穿一条项链?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3.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用竖式计算

4、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题。

森林医生

二、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作业布置: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初步建立了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及实际应用。大部分学生课堂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单调,为了让学生紧跟课堂节奏,我将整节课全部设计在“摘水果”的情境之下,这一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又通过奖励贴纸、水果、做游戏等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估算,所以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估算为何物。因此我提出问题:“他们大约摘了多少个苹果?图中的箱子能装得下吗?”并强调不要动手,只动脑想一想,并让有想法的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因为学生之前有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所以我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将两位数看做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计算更简便,不仅建立了估算意识,而且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

3.采用自主开放的探究尝试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中感受“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在操作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新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这一认识的取得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尝试体会到的,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后,名师工作室的各位教师针对本节课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改正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如:强调遇到哪种问题才用估算解决,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课堂教学中还需加强实践操作与竖式计算的有机融合;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注重生生交流的创设和指导,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交流的活动中来;不强加给学生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矛盾,探索验证后得到正解;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习惯等。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一直牢记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

卖苹果教案篇5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让幼儿了解苹果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是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什么颜色

2.回忆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师:我们小朋友都画过苹果了吗?你画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画的苹果都只有一种颜色,其实苹果是有点红,有点绿,还有的地方还有点黄,苹果柄这里还有点咖啡色,里面还是黑色的呢。

二.欣赏谈论

1、欣赏作品:“桌上的苹果”

师:有一位画家,他也很喜欢画苹果,他画苹果的时候都会仔细的观察,静静的'想,慢慢的画,最后画出了一幅非常有名的画“苹果”,这位画家就叫“塞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幅画。

幼儿欣赏交流:苹果都有些什么颜色?

2、欣赏作品:“一个苹果”(局部)共同分辨找出画面中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了解塞尚画的很慢的道理。

三.共同尝试

由幼儿寻找颜色,教师采用摩擦接色的方法操作,学着像塞尚那样认真画画。

四.操作尝试 挑水果

1、来到水果店:每张桌上放两个苹果,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2、挑选:用记号笔画轮廓,用炫彩棒逐步添加颜色,使颜色接近调和。

3、买回家:剪下

五.观赏交流

装果盘从作品中找一找哪些苹果特别新鲜可装进果盘中,并尝试调整画面安排。

活动目标

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

在仔细选苹果书屋情景中,乐于表现苹果光滑而丰富的颜色。

活动准备

塞尚名画几幅

苹果数个,炫彩棒,剪刀,毛巾,记号笔

画有盘子的底板纸一张幼儿教育网

卖苹果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卖保险的工作计划优质5篇

卖衣服销售工作计划5篇

卖服装导购的心得体会5篇

卖沙子合同7篇

卖门窗合同模板8篇

卖衣服合同8篇

卖林木合同6篇

卖电脑合同模板8篇

卖商铺合同模板优秀6篇

卖气球作文6篇

卖苹果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