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强的教案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教案可以作为新教师的指导手册,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满满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阅读《家》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 《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 、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xx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3、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小班
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
重点难点: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
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小 班
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娃家》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
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整理材料。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细节所传递的信息,并尝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翻阅图书,体验自主阅读的快乐。
3、了解凡事都要看整体而不能只看局部的道理。
活动准备
图书每人一本(用回形针夹好相关页数)、拼图每人一份、教师操作图片若干、背景音乐、书名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展示封面--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有趣的书,讲的是谁的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书名(呈现大字卡)
3、小结:原来你们有的是从书名知道的,有的是从画面知道的。
二、教师导读--理解画面细节所传递的信息,并尝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教师从第一页讲到第四页”红老鼠觉得这个怪物是什么?
2、“红老鼠觉得怪东西是根红红的大柱子”(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操作图片边小结)
(三)幼儿自主阅读并翻阅图书,理解画面细节所传递的信息,并尝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体验自主阅读的快乐。
1、教师“星期一,红老鼠说这个怪东西是一根柱子,其他老鼠都不相信,接下来的几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看书,从星期二开始看到星期六。把有趣的事,记在心里,待会说给大家听。”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交流“除了红老鼠,还有些什么颜色的老鼠?它是怎么说的?”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或请幼儿自己寻找出看到的图片)
4、教师根据板书梳理一遍老鼠们说的'话。
“当蓝老鼠说怪物是一根绳子时,大家都不同意,开始争吵了起来,红老鼠说……”
5、知道星期天,白老鼠出发了,教师讲述白老鼠的发现“这个怪东西硬得像柱子、软得像条蛇、宽得像峭壁、尖得像只矛,薄的像扇子,粗的像绳子,不过嘛,合起来的话,这个怪东西就是……。
四、拼大象——了解凡事都要看整体而不能只看局部的道理。
1、“今天,这个怪东西就在这个小篮子里面,请你们把它变出来。”
2、幼儿操作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3、“小朋友拼出来的怪东西是大象,我们一起来看看白老鼠发现得是不是大象。”
4、师生一起完成黑板上的大拼图。(引导幼儿边拼边说完整的句子)
5、“白老鼠看到的是头大象,为什么其它老鼠没看出来呢?”
6、教师小结:原来白老鼠说得才是对的,因为它是从大象的左边跑到右边,从上边跑到下边的,了解到的是大象的整体,而其它的老鼠们看到的只是大象一个部分,当然就不对了。
五、完整阅读——体验自主阅读的快乐现在我们一起把书从头到尾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故事。
六、活动结束。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3
教材介绍: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酸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教学目标:
1、透过绘本「苹果树」的教学活动,了解植物的'生老病死,与人类的生老病死的差别。
2、进而体会出关怀植物、关怀生物;
3、进一步体会出父母亲的辛劳、多关心父母的苦心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绘本故事名称,并请幼儿欣赏绘本课件ppt
2、分析:
在故事中,树的一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他所有的爱男孩,让男孩开心,即使男孩后来对他只有「拿取」,他还是不改初衷。你觉得苹果树是不是跟爸爸妈妈很像呢?
男孩小时候真的很爱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树的感情,不再单纯,他只有在缺乏某样东西的时候,才会去找树;他向树提出要求的时候,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好像树「理所当然」要给他……。即便如此,树对小男孩的付出依旧没有条件……。你会像这个男孩一样吗?如果我们跟小男孩一样,接受恩典的时候,没有感恩的心,你想,爸爸妈妈会有多么的伤心呢?圣经教导我们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在字典中,「孝」的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动词﹞或「有孝心的」﹝形容词﹞;「敬」则有「尊重」、「有礼貌的献上」﹝动词﹞、「恭敬、慎重」﹝副词﹞的意思,结合起来,简单的说就是:在态度上,要尊敬父母;在行动上,要常常表现出你对他们的感谢。
你对爸爸妈妈的态度正确吗?恭敬吗?可以从以下的问题中,好好的思考喔!
(1)我会主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例如:做功课、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等。
(2)我会常常跟爸爸妈妈说请、谢谢、对不起。
(3)我会主动帮忙做家事,例如:倒垃圾、折衣服、擦地板等等。
(4)当爸爸妈妈提醒我要做某件事﹝例如洗澡、吃蔬菜、起床﹞时,我会马上去做,不会拖拖拉拉,
更不会摆一张臭脸。
喔,或许你会想:这些真的很难做到耶!但是只要你开始做,就一定会进步喔!
3、问题讨论
1.故事中的小男孩,要求树为他做哪些事?
2.树为什么答应小男孩的要求?
3.你觉得小男孩知道树为什么愿意付出他的一切吗?小男孩有什么回应?
4.说说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你做的一切。
5.你上次跟爸爸妈妈说谢谢,是什么时候?你常常会这样做吗?
6.通常你如何表达你对爸爸妈妈的感谢?你又可以有什么样的进步?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学会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狐狸爸爸鸭儿子》ppt,狐狸手偶一个,可活动的鸭蛋图片(后面附有一只鸭子图片),故事cd,背景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对孵蛋的方法和过程已经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狐狸手偶,情景导入。提问:
--小朋友们,这是谁啊?狐狸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引导幼儿逐页观看ppt,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情景讲述: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讲述)(2)、出示p1: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在做什么?还有呢?(看看云朵)狐狸有可能想把鸭蛋变成鸭子哦!那鸭蛋怎么变成鸭子呢?(孵出来)那你们觉得狐狸会用什么方法来孵蛋呢?
(3)、引导幼儿了解狐狸爸爸孵化儿子的经历。
--出示p2-p5: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狐狸用了哪几种方法孵蛋?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幼儿自由发言)--第一种方法: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不好,因为一__坐下去会把蛋弄破)--第二种方法:狐狸用肚子来孵蛋,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个姿势?你感觉怎么样?(很累,很痛苦)看一看狐狸的表情,(龇牙,眉头紧锁,眼睛闭得紧紧的)看来它也很痛苦,很累,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它换了一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把鸭蛋绑在肚子上?这个办法怎么样?说出你的理由。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天,狐狸看见了一只肥肥的小兔子,它马上追了上去,可是鸭蛋从它身上掉了下来,狐狸吓出了一身冷汗)--师:最后,狐狸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终于让它想出一个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把蛋放进嘴巴里,不仅温暖,而且很安全,看来这是个好办法)--出示p6:我们一起来看看鸭蛋在狐狸嘴巴里的样子,它在干什么?
(4)、教师用鸭蛋图片演示小鸭出壳,引导幼儿体会狐狸孵出小鸭后的激动心情。
--有一天,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蛋壳上竟然有了裂痕。你们猜,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鸭子就要从里面钻出来了,我们一起给它加加油好吗?咦,我刚才听到小鸭子对我说:要我出来,没那么容易,说句好听的话呗!逗得我高兴,我就出来!谁能说句好听的话呢?还有更温暖,更感动的话吗?(幼儿说完,教师将小鸭子从蛋壳中拿出来。)(7)、出示p7:小鸭子终于出来了,她朝着狐狸冲过来叫着:"妈妈,妈妈!"这时,狐狸会说什么呢?小鸭子是怎么做的?你觉得狐狸会吃掉小鸭子吗?
为什么?
--出示p8:狐狸有没有吃掉小鸭子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出示p9-p10: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爸爸和鸭儿子是怎样相处的?请幼儿和同伴相互说一说。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p9:鸭儿子睡眼朦胧地会对狐狸爸爸说什么呢?狐狸爸爸看到鸭儿子可爱的睡相又会说什么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p10:狐狸和鸭子在做什么呢?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狐狸想:"少了顿大餐,多了一个儿子,我这只聪明的狐狸怎么干了一件糊涂事呢?"你觉得他糊涂吗?为什么?谁来个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播放故事cd,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听这个故事吧!
故事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4、情感延伸,结束活动。
--师:你们也有自己的爸爸,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你又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平时可能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因为她们经常陪着你们,但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爸爸也很爱你们,因为爸爸是一家之主,要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你们,但是他们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你玩游戏,给你们讲故事,牵着你的小手到公园去散步,爸爸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说出:宝贝我爱你。但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爱你们,他们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并且无怨无悔,希望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用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爸爸,大家回去以后也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爸爸听好吗?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卡片硬纸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 课件出示:
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帕斯卡
2、请同学们一起读帕斯卡的名言(齐读)
3、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当中的很多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从听故事看图片开始,就接触了课外阅读,到了现在五年级,已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很多同学读了不少书,并且收获不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却收获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同学们,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十余种,我们在语作本上也读到过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读书方法,那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这节课我们请平时读课外书最多的师同学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那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最常用也很有效的方法。
⑴、粗读法:
生问:什么是粗读法?
师: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
生问:我们应该抓住哪向个要点呢?
师:
课件出示:粗读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书名 作者 内容提要 目录 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生问:那哪些书适合用粗读法呢?
师:那些内容比较多的,重在故事情节比较曲折,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师:师同学们向我们介绍了粗读法,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师介绍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
生阅读后简单交流汇报
⑵、精读法: 师:有的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就像刚才同学们学到的方法,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接下来,我们就请师给我们介绍一下精读法。
师:所谓精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了解文章结构,,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板书:
精读法: 正常 较慢的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 钻研全书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面前的文章,按着精读法的要求,根据文章下面的提示,边读边想,边勾划。
师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好词或佳句?为什么?
你读懂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师结:同学们非常仔细地读作品,不但找出好词佳句,还深入钻研全文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学们这种求深、 求细反复品味,从书中吸取大量营养的阅读方法就是运用了精读法。
⑶、笔记法
毛泽东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三种读书方法,就是——笔记法。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所以同学们,精读书做笔记,能加强记忆力,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请师向大家介绍第三种形式灵活 容易查找和[排列使用的笔记卡片的制作法:
规格:(12×8)cm硬纸
太大不便存放,过小不便记录,教好纸为佳
内容分类: ①内容摘要摘引名言 警句 资料 典故 原文缩写
②随感卡,随时想到的体会 问题
每张卡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
出示:各类笔记摘录卡片(实物投影)
同学们学会了笔记卡片的制作,就请你将刚才读过的文章,根据书的内容和自己写笔记的目的,现场制作笔记卡片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放音乐)
组内交流:按内容分类,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
小结:同学们的读书卡片,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种读书方法:笔记法。做笔记卡,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卡片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4、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屏幕显示)板书:
粗读法
读书方法 精读法:
笔记法:
出示:齐读
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品味。
——(英)培根
四、小结: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来百花酿甜蜜。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读书,读好书。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能逐页仔细观察画面。
2.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
3.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小蚂蚁,初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材料准备
分享阅读大书及小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情节,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书,书名叫《小蚂蚁》。
2.你从封面上看到了谁?
3.请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二、幼儿观察图片,尝试根据观察情况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请幼儿自主阅读,观察图片,看看书里都讲了些什么。
(提醒幼儿逐页观察时,注意画面的远近、大小)
三、完整讲述,感受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
1.个别幼儿自主讲述。(提醒幼儿认真倾听同伴发言)
根据幼儿所提到的内容,出示大书不同页面,和幼儿一起来观察大书画面。
2.教师完整讲述,引导幼儿感受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
第一页:这是哪儿,小蚂蚁在做什么?
第二页:小蚂蚁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能拉得动毛线团吗?
第三页:现在,他们又在做什么呢?
第四页: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蚂蚁的动作。
第五页: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六页:下雨了,小蚂蚁怎么办?
第七页:小蚂蚁是怎么过河的?你猜,他们要把半块饼干运到哪儿呢?
四、总结概括,体验阅读的快乐。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这本有趣的书,它的名字叫《小蚂蚁》,生活中小蚂蚁还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情呢?请幼儿在生活中留心观察。
蒙氏阅读《家》教案篇7
一、指导目的:
1.向学生推荐书籍《安徒生童话全集》,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安徒生童话全集》,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1、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有益的书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能帮助我们的学习,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彩。
2、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看过那些童话故事?生答。
3、说起童话,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它是位童话大师。今天老师她的作品插图。同学们请看:①出示《丑小鸭》插图,看到它,你想到了哪个童话故事?②出示《皇帝的新装》插图。看到它,你想到了那个故事?③出示《白雪公主》插图。看到它,你又想到了那个故事?你们知道这两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吗?生答。
4、安徒生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出示安徒生图片?你了解他吗?生答。
老师这也有一些安徒生的资料,大家来看一看。?出是安徒生资料?安徒生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5、是什么让人给他以这么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二、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1、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同学们读一读,试着完成读书卡。填完后和同学说说你读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篇名作者阅读时间主人公收获故事情节:
心得体会:
①自读,填表。②小组交流。③全班交流。
2、生交流,使穿插介绍社会背景及写作背景。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3、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不仅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出示)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①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②这首诗感动着我,你们的发言温暖着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三、总结阅读方法。
这节课我们是怎么读这篇童话的?师生一起总结。?抓情节,谈感受。?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文章就可用这种方法读。
四、延伸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让我们带着对童话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童话,读更多的书。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蒙氏阅读《家》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