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学前班教案通用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撰写,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和目标,通过游戏化的教案,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满满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山行学前班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山行学前班教案通用6篇

山行学前班教案篇1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我得好好把握,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而急于求成,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2、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6—10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教学难点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凑10法。

三、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6、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8、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2—9.6

准备课

(3课时)

2

9.10—9.14

位置

(3课时)

3

9.17—9.21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4

9.24—9.29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5

9.30—10.7

国庆放假

6

10.8—10.12

认识图形

(4课时)

7

10.15—10.19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8

10.22—10.2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9

10.29—11.2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10

11.5—11.9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课时)

11

11.12—11.16

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12

11.19—11.20

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

(2课时)

13

11.26—11.30

期中复习

14

12.3—12.7

认识钟表

(3课时)

15

12.10—12.1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6

12.17—12.2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7

12.24—12.2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8

12.31—1.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课时)

19

1.7—1.11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山行学前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刚开始接触到汉语拼音的小朋友,难免会在心里面对于这种教学理念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卡片教学进行辅助授课,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小孩子感受到拼音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准备a、o、e、i、u、v这些单韵母的卡片,然后分别在上面进行一声到四声上的标注,将这些声调进行更好的展现,方便小朋友们进行阅读和查看。

教学过程:

1、老师为了能够培养孩子们对于拼音的兴趣,需要的是在汉字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表达,比如我国的汉字要想学习明白,则需要在拼音上进行掌握和了解。这对于吸引目光,在注意力的集中方面带来提高还是有帮助的。

2、将汉语拼音的卡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韵母记住,然后再进行发声练习。

3、在进行练习过程中,要培养孩子们张嘴开口说话的方式前来选择,一边大声的跟随老师的语速进行练习,一边在脑海当中进行记忆。

4、在练习二十分钟之后,采用抢答的游戏方式,来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二次加深单韵母四声读法的'练习训练,对于答题好的朋友,老师可以给予全班表扬的方式,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抢答环节中来。

结束:

拼音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大难关,通过这种结合游戏和卡片教学的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掌握到娱乐的技巧和方向,是目前众多朋友都在选择的目标。

山行学前班教案篇3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号,没有词句等丰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这些让孩子们学起来感到很枯燥。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拼音ün的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un ü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un ün的发音。

教学准备

课文投影、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韵母卡片:u ü,说说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3、抽读鼻韵母an en in ,说说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

出示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语境歌。

3、在幻灯图片上出示un ün。告诉学生:这些韵母和音节都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内容。

三、新授

1、教学鼻韵母un。

(1)un 的发音。

告诉学生:un的读音和温的读音有点像,和an en in 的发音方法相同。教师范读an,学生跟读。

(2)un的四声。

出示un的四声,自由练读,同桌检查。

2、教学鼻韵母ün。

(1)ün的发音。

指名说说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几声?谁能把它改成第一声?出示鼻韵母ün。指名读,集体读。

(2)ün四声。

出示ün的四声,按顺序练习,打乱顺序练习。

1、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n。

(1)讲故事。ün也想自成音节,于是它也学yin的样子,去请大y。可是它一想,我这样带上眼镜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赶忙去掉两点,请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yun /article/

提问:y后面是什么韵母?告诉学生: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但要和ün区别开来,ün是韵母。

(3)练读yun的四声。引导用yun的四声组词。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

(1)提问:图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谁能把“员”改成第一声?

(2)出示:yuan

师告诉学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来的,合读时,an里的“a”应读发“ê”的.音。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3)yuan的四声。

出示四声,学生自由练读,练习用四声组词。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un ün yun yuan

2、想一想:an en in un ün叫什么韵母?它们分别是由哪两个音组成的?

3、比一比,读一读。

第一组:ai an ao

第二组:ou un ün

第三组:en ei er

4、读一读。

小ü见到大y,去掉两点还读ü:yu yue yun yuan

五、作业

1、描红。

抄写:un ün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猜字谜。

2、看谁听得准,找得快。老师读an en in un ün yin yun yuan,学生拿卡片。

一、授新课

1、学习un ün与声母的拼读。

(1)出示:g?un?gun

k?un?kun

h?un?hun

指名读,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拼读。

(2)出示:j?ün ?jun

q?ün ?qun

x?ün ?xun

引导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写出音节,指名到黑板前板演,师生共同评议,并说说

理由。

2、看图读拼音词。

(1)引导自学。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拼读相应的音节,注意整体认读音节,难读的注上记号。

(2)检查自学效果。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音。

二、巩固练习

1、读一读。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xún——()-()jiǎo——()-()

ɡùn——()-()quán——()-()

三、作业

抄写音节词。

山行学前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s、sh ,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3.借助绕口令区分平、翘舌声,帮助学习普通话,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读声母s、sh ,掌握正确的写法。

2.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教学难点

正确拼读两则绕口令。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1. 抽读卡片:z、zh、c、ch、zi、ci、zhi、chi。

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几个新朋友,愿意吗?

二、指导学法,教学新课

1. 幻灯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看图:图上有谁,正在干什么?引导说话。(一个小朋友正在撕纸。)

2. 出示s的卡片,s的读音和“撕”相似。

师范读,生一边做“撕”的动作一边读。指名读,师正音,领读、齐读。

3.观察图画:s的`形状像什么?(像纸条卷曲的样子) 编儿歌:半个8字s s s。

4.s如果和好朋友i站在一起就组成了音节si,读音和s差不多,指名读,齐读。想:你怎么记住它。(s加i,si si si。)

5.练读四声,用si 的四声练习组词、说话。

6.小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sh、shi。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正音。

三、手口结合,学习儿歌

1.自己拼读,教师巡回指导。

2.勾出带有si、shi 的音节,多读几遍。

3.小组内互读,比画读,每组推选出一个读得好的同学参加朗读比赛。生互评。

四、读读写写,记住字形

今天学的几个拼音朋友,你们想记住吗?

1.师板演:s sh ,生书空。

2.选择你最喜欢的声母美美地写在四线格里,想写几个就写几个。

3.同桌互评,写得好的请画上五星。

五、自主学习,拼读音节

1.自主学习,练习“拼拼读读”的8个音节。

2.指名试读,领读,齐读,教师正音。

3.游戏:找朋友。

同桌的同学互相拿出自备的拼音卡片s、sh 和ɑ、e、u、o 组合成音节,并读出来。

六、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z、c、s和zh、ch、sh,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做课后的“拼拼读读”。

3.完成“读读连连”。自读,找出难读的音节,请教老师和同学。

4.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

七、作业

“积累与运用(三)”中的“拼拼读读”。

山行学前班教案篇5

一、目标

1.在说说、听听、写写活动中,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点。

2.引导幼儿关心上海著名景点,激发幼儿热爱上海的情感。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大胆表达。

二、准备

1.字、图片、照片、提示牌、小黑板。

2.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点的名称并熟悉相应汉字。

三、过程

(一)自主选择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做小导游,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活动内容,你们等会去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然后,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你是怎么玩的?知道了上海的哪些著名景点?”

(二)自主游戏

1.内容

听录音――介绍上海景点,看图片,边听边把相应的景点勾或写出来,并说说听到了上海的哪些景点。

游戏棋――“小汽车”为棋子,上海各著名景点为棋盘,幼儿边玩边说说上海的景点。说对了,跳一格,说错,停一次。

名词连接――如“杨浦”与“大桥”连接。

照片――说说在什么地方拍的,简单介绍,写地名。

图书――“孙悟空游上海”,看看、说说有哪些景点,念念“游上海”的儿歌。

写字――图片、字,幼儿可说说、写写上海的地名。

配对――字、图片找朋友。

制作导游图――根据图片、汉字提示制作导游图。

2.重点指导(制作导游图)

第一层次:将所选的上海景点剪贴在纸上,注明先后顺序,并能说出各景点。

第二层次:将所选的上海景点用文字写在纸上,注明先后顺序,能读出汉字并能简单介绍景点的特点。

3.一般指导

听录音:圈一圈,要求幼儿能将听到的景点圈出来。照片:请幼儿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拍的,并写下地名。

(三)分享交流

请幼儿来做小导游,介绍今天你们玩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的景点是什么?为什么?重点请“制作导游图”的小组将导游图展出,说说有哪些景点,能正确说出景点名称。

四、提示与建议

活动前组织幼儿收集相关材料。该活动适合5~6岁幼儿。

山行学前班教案篇6

教学理论依据: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实施策略:

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

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

2、改编童谣,巧妙铺垫。

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又降低了幼儿学习节奏的难度,对小老鼠走和张望的节奏合拍也做了铺垫。

3、剖析要点,抓住神韵。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4、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教师采用由慢到快、由说唱童谣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步步递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

5、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隐藏的猫和大松紧带的巧妙运用,更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笔,也为幼儿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埋下了伏笔。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松紧带一条。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学难点: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0|小老鼠上灯台|下不来0|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0|小老鼠上灯台|滚下来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XXXXXX|▏ΧΧΧ0▏的节奏。

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6、增加“大花猫”角色,在韵律中玩游戏。

山行学前班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专业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前教育个人实习工作总结5篇

小班教案认识数字3教案通用6篇

保育员学前工作计划8篇

2024学前教育宣传月工作总结5篇

学学前教育的心得优秀5篇

玩具教案通用6篇

歌表演教案通用6篇

大班欣赏教案通用6篇

幼儿数字类教案通用6篇

山行学前班教案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山行学前班教案通用6篇】相关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