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活跃课堂,我们需要学会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教案,对于教学内容,我们一定要做到全面掌握,这样才能制定好一份出色的教案,下面是满满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1

教学课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教学反思:通过梳理知识点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巩固破十法)]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巩固“想加法算减法”)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了十几减9一课作基础,学习十几减8就减低了难度。孩子们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圈一圈,摆一摆,从而使学生建立了减法的模型。为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个别同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有待提高,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4

?教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

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

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

[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

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小林家养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的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题意,确定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减法的模型,明确了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

第11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练习五1-9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条件和问题,排出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本题中的多余条件“我们已经走了15分钟了”写在旁边,便于学生发现。学生能很快选择出题目中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本题中多余条件和有用条件写在一起,位置隐蔽,需要。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对。]

[引导学生学会多次运用有效信息,体会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让学生将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清楚,再列式解答。

[然后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

七、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p23第5、7、9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一思维方式逐渐得到了认可。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因为是公开课所以在讲课的同时,也应该增添课堂上的趣味性,才能在简单加减法计算的理解力上带来很大的提高。

教学准备:

老师可以准备多组卡片,上面全部都是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甚至为了能够增加难度可以进行加减法混合计算来为这堂课加分。

教学过程:

1、首先老师可以在黑板上举出一些简单加法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抢答,这对于活跃课堂上的气氛同时在增添孩子们自信心的问题上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改良。

2、然后老师可以将卡片摆到桌子上,将大班的同学分成四组由第一组开始进行率先答题,此时第四组的学生负责给第一组的学生进行抽题。以此类推确保游戏公平的进行,答题正确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分的奖励,答对数量越多自然获得的分数也就越高。

3、老师在这节课的尾声部分进行每组分数的相加计算,或者是让小朋友们自己计算出自己队伍获得的成绩,对于表现最棒同时也是获得分数最高的小组,老师可以给予适当文具铅笔上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加建竞赛的问题上带来更大的提升和改良。

结束:

简单加减法竞赛活动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在准确程度上取得进步和发展。这种趣味性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相信会让小朋友们对于数学课这门课程以及计算的效率上都得到加强。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6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4、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20以内的减法教案篇7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期末复习教案设计

复习内容: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教学难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

熟练地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

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生:万以内的加、减法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⑴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

175+162=310-207=259+148=

985-423=325+464=806-774=

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出示错题:175+62=795310-207=113259+148=

175310259

+62-207+148

795113397

学生评判并分析错因:题1数位没有对齐

题2没有退位

题3没有退位,横式上没有写结果

师:你们能帮他们改正吗?

学生口答改正。

师:三(1)班的同学可真粗心,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了呢?

预设回答:没有验算。

师:我们在做加减法时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自己刚才有没有做对。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

预设回答:加法题目: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和-加数=加数

减法题目:①被减数-差=减数

②减数+差=被减数

师:加、减法题分别有2种验算方法,在验算时同学们只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题完成在数学课堂练习本上,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三位有问题的同学板演。

可能出现横式上写验算的结果。

师强调: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横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

⑵出示例题2: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看到题目集体回答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2条)

师:同学们反应可真快,哪位同学眼更尖已经看出哪条路近了?

生: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回答: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东村的5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东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于810所以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生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应给予肯定。

师: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来的,那到底近多少米呢?

学生独立完成:534+368=902(米)455+152=607(米)902-607=295(米)

集体交流,强调单位不要漏写。

⑶练习

填上合适的数字

□6□□2□8□9

+3□4-6□7+14□

9072411031

科技书

故事书

连环画

原有

674

907

715

借出

253

416

378

还回

137

245

169

现有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②理解借出又还回。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师:刚才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口算题。

⑷出示口算题25+10=36+21=50+50=

69-48=86-54=46-20=

6×7=60×7=80×3=

54÷9=36÷6=38÷8=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

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

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请几位同学来做啊?

预设回答:一共有12题口算,每人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

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

预设回答:除法。

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

生:38÷8=4……6,因为它有余数。

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

预设回答:在竖式计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⑸出示例题3

26÷3=□……□35除以4,商,余。

要求独立完成。

⑹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

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回答:有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38里有7个5还多3,所以

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

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

⑺练习

练习二十六第3、4题。

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

三、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

四、作业设计

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0-52=545+98=△387+143=△900-389=

48÷8=67÷9=

2.估一估,连一连

289+90682-79420-308624+128

603802379112

3.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

2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相关文章:

美术20讲心得体会推荐5篇

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心得体会6篇

信息20培训心得体会5篇

20继续教育培训心得通用6篇

看完歼20心得体会6篇

20继续教育培训心得6篇

信息20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信息20培训心得体会优质6篇

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教师20年工作总结6篇

20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