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觉察电影中的情感起伏和冲突,一篇观后感可以为观众提供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让他们对作品的艺术性有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是满满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地球二观后感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1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流浪地球》,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本书作者为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这本书创作于2000年,之后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在今年寒假期间上映了,我也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观看了改变过后的电影。
?流浪地球》这本书主要讲了太阳即将毁灭,20多年后,地球将不复存在。为防止这一情况发生,地球上的众多科学家在地球上安置了12000座行星发动机和12000座地下城,发动机可以产生150亿吨的推力,把地球推离太阳系,行驶到半人马星座的比邻星并作为它的卫星。整个过程将要花费2500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旅程。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太阳不再是那个给我们带来光亮和温暖的恒星了,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每当地球行驶到太阳附近时,地球上的`人们就开始焦虑不安,远离太阳时,他们才能暂时平静下来。这就像在玩俄罗斯转盘,只不过赌注是73亿人的性命。就这样经过了几次短暂的安逸,人们觉得太阳没有变化,于是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看太阳,发现它和之前的样子没有变化,于是人们认为航天局是在骗人类,所以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开始背叛航天局。不久,航天局的人全被抓了起来,人们把他们冻死了。正当人们沾沾自喜的时候,太阳爆炸了,这时人类才意识到航天局没有骗他们。电影中做了一些改编也非常精彩!
?流浪地球》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从书中我了解到不少有关我们生存的地球、宇宙的相关知识,激发了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作者刘慈欣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过人的知识面为我们展现了未来的世界,同时也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奇迹。而这个能力绝不是他天生就有的,一定是经过了后天的不断积累。我也要每天不断多读书多实践,努力成为和他具有渊博知识、丰富想象力的人。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2
今天我们公司组织观看了流浪地球,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非常深刻,就是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导致偏离,全球发动机的推力也无法改变撞击。此时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发动机发射火焰点燃木星,利用反弹力改变航道,而刘启只是一个学生,却要完成安装火石的任务。周围都在崩塌,所有人都在逃跑,而他却毫不畏惧。他非常勇敢,自信,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
而我从中联想到自己要在生活中,敢于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面对一些困难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冷静思考,大胆挑战,这样才能提升自我的能力圈。
另一个片段是宇航员刘培为了整个地球的人类的生存,自己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拯救了地球。刘培为了保护地球牺牲了自己,他这种大爱的精神令人非常的感动。
而我在公司这个集体中,把公司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客户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我也要为了公司在客户眼里有更好的口碑,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我做的工作令客户满意,那么就代表公司的形象。实现我在公司的价值。
再就是电影中流浪计划在全地球的合作下共同完成,地球的人们都对美好的生活有向往。当推动机卡住无法发射火焰点燃木星,有很多人逃跑又回来帮助推推动机。而此时他们创造了不可能,真的完成了发射,又给所有人带来了希望。
由此感触到在生活中虽然有一些不如意,但是也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有去努力追求,才会有希望实现。如果放弃了愿景,就等于抹杀了成功的可能性。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3
今天几个朋友闲来无事一起闲聊,有人提出可以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鉴于过年期间《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不错,决定一起欣赏下这部被外媒誉为中国科幻片起点的影片。
影片主要讲述在太阳即将毁灭的情况下,人类想要推动地球旅行,寻找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新的星系。在这个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为了生存团结一致,不断挣扎,积极面对出现的不同困难,以便完成这场持续一百代的地球流浪之旅。
在这之前我也曾看过许多国外的评价很高科幻片,例如《阿凡达》、《黑客帝国》、《降临》、《星际穿越》……毫无疑问,相对于国外的科幻片,中国确实存在不足。但不能否认,这部国产电影给我们新的希望,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什么是科幻片。相比科技特效场景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剧组为了找到跟国人有情感链接的工业设计,特地找到了具有苏联美学风格的外骨骼装甲设计的。无论是救援队员的装甲,还是宇航服都设计的非常棒,科技感和美感一流。但是地下城的生活场景却显得很是草率敷衍。有些情节方面不连贯,这应该是剪辑的问题,此外有些地方缺少理论支撑。
那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我想应该有过人“心理”的原因吧,中国一直以来缺少自己本土的科幻片。这部电影的出现弥补了国人心中的缺失感。可我还是要说,这部电影在其他方面也足以满足国人的自豪感。特别是在观影《流浪地球》之后,我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在硬技术上确实已经可以比肩好莱坞了。
在最后我要用在大学时教授曾说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有水准的观众准备好了有水准的作品才会诞生。不同的群体意识形态自然会创造出与之匹配的文化作品。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4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阳的枯竭,地球将遭遇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男主的父亲多次拿出一张家庭合影的照片,深情端详,目光柔和。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牵挂自己的亲人,他是多么深爱自己的儿子,但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却毫不犹豫,英勇献身,把生的希望留给地球上的亲人和所有人类。大爱无疆,大道无垠。正如愚公移山,他历尽艰辛也没有泯灭最初的`希望,就是想给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正是这份憧憬与希望支撑着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无怨无悔的付出。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眷恋故乡,热爱国家,几千年传承至今,家国情怀,已是深人骨髓。游子思乡,落叶归根,天涯海角,家园是最美的所在,亲情是最暖的慰藉。而地球是全人类的家园,地球有难,人类没有抛弃地球,而是选择拯救。就算流浪,也要带着地球一起。
看了这部影片,一个词一直叩击着我的心灵,它就是希望。那么,我们又是否曾想过,希望是什么?我们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线希望?阅读原著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段话,“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时间,我们都要拥有它。”在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影片忠实于原著核心思想的地方——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希望是什么?在我电影看到结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时候总觉得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倒不如放弃,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创新,没有去尝试在绝望中探寻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难和苦难和击垮,选择臣服于它们。莎士比亚曾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是呀,漫长的黑夜,会让人感到害怕,会让人感到孤独和绝望,可不管这黑夜有多么漫长,只要我们坚持了,努力了,给自己争取到一点希望,白昼也终将会来临。
努力!就会有希望!
有希望!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5
最近,《流浪地球》风靡全球。尽管过去了好几个星期了,但随着脑海中一个个画面闪过,我又想到了这部给人深刻印象的电影。
本片主要介绍了因为太阳寿命即将结束,在那一时地球会被膨胀的太阳给吞灭。为了让人类活下去,联合国政府决定开展“流浪地球”计划,用数万座引擎将地球推离太阳系,找到新的太阳。
本片主人公刘启的父亲,是领航员国际空间站的一员,母亲因为父亲的决定不治身亡,因此刘启发变得十分憎恨父亲。一次春节中,刘启和自己的妹妹偷来了老爷的行车卡,准备跑出地下城,出去过春节,可是却被投进了监狱,前来探望的姥爷也被关进了铁笼子。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狱中的祖孙三人又遇到了大地震,三人和一位狱友侥幸逃出,和一支救援队一起开始修复引擎。在修复引擎,刘启的姥爷不幸身亡。但是木星引擎最后却无法开启,刘启想利用赤道的引擎引爆木星,在众人的努力下木星被引爆了,他的父亲却牺牲了。
在整部影片当中,有一个贯穿了全篇的线索,那就是自然比钱更可贵万分,刘启的姥爷在将要驾鹤西去时说,那时候的人们关心的只有一种叫钱的东西,根本没关心过太阳。是呀,如今每个人口中十有八九不离钱,根本没人想过大自然,所以我们要重视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良好,不要让地球变成一颗灰色的死星。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6
如果担当有密码,密码在哪里?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团结是需要代价的。”在联合国大楼,我的思绪遇见了那个苍颜庄重的老者。一身中山装,一份演讲稿,肩上背负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年迈的你,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仍在政治一线为了地球而奋斗。“人类啊,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之上。”在灾难面前,在注定的“不可能”面前,你是如何保持那份哲理和悲叹呢?如果担当有密码,你的密码到底在哪里呢?深陷政治漩涡的你,又是如何坚守内心的那份希望不被现实所侵蚀的呢?如果执着有密码,喆直,你的密码又是什么呢?
“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在空间站中,我的思绪遇见了那副铮铮铁骨。他们说你不尊重个人意志,强迫他人做出牺牲,这公平吗?是的,这不公平,并且对你们来说永远不可能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思念的人,舍不得的人。为了拯救地球,需要一批人执行“有去无回”的任务,你知道这危机重重,可是你从没有想过退缩。就是因为一直有你们这样甘愿选择不公平的'人,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守护家园,保护人民,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张鹏,在注定的死亡面前,你又是如何保持内心那份炽热的勇敢的呢?如果奉献有密码,你的密码在哪里?如果信念有密码,这密码又是什么?
“我只想让我的家人活着!”在550w的镜头下,我的思绪遇见了你,刘培强上校。在对航天员要求的绝对理性下,你却将人之常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啊,你参加航天员最根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家人获得进入地下城的资格,面对550w冷漠无情的回答,又有几个人能保持理性,情绪不崩溃?“咱们还没转正,不享受医疗保险!”面对战友的呼唤,你没有选择和他们一起撤退,而是将他们送走后自己一个人应对。这,难道不是中国航天员的担当吗?“根据历史分析,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我选择希望。”希望是多么美好,就算它再渺小也会有人去相信。正如周喆直所说的:“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人类的命运,就是希望的传承。如果,亲情有密码,你的密码在哪里呢,培强?如果,希望有密码,你的密码又在哪里呢?
我思索着,到底是什么能打破空间的阻隔,使他们将全人类的命运视为己命?直到我再次读到那首小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哦,我懂了。那是一份对社会的担当,是一份对故土的守护,是一份对家人的关爱,是一份对未来的希望。这,就是他们共同的密码!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篇7
我和妈妈也兴致勃勃地去影院感受了一下最近很火的第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看完《流浪地球》,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近未来时期,太阳极度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星系都会被太阳“吃掉”,人们为了拯救地球,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引导地球在2500年后在新的太阳系找到新的家园。生活在地下城的刘“户口”带着妹妹朵朵本想开着姥爷的车溜出去玩,没有想到途中遇到了全球灾难,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了运转,在三十多个小时后地球将撞上木星,导致地球自行瓦解。而他们的车竟被cn1711—11征用,为完成运送“火石”拯救地球的使命,每一位救援队员和车上的人员都显示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赞歌。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人印象的就是在最后关键时刻,刘户口回忆起小时候爸爸教给他的关于木星的知识,大胆设想,在宇航员爸爸的`支持下,开始了拯救地球计划,最后宇航员刘培强为了挽救更多的人们,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驾驶国际空间站冲向木星,引爆了木星,挽救了地球。这种力量是一个父亲无言的爱和一个中国军人的真正品质。
最后,地球活了,我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通过这部电影我不仅为各位英雄而感到骄傲,要自觉学习他们的无畏的正义感,也同时感受到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去尝试,哪怕最后仍旧失败了,但是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也正是这一线的希望,地球得救了。
流浪地球二观后感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