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中练习把握文章节奏,能让今后的写作更具韵律感,读后感不仅是读书的总结,更是自我反思的过程,促进个人成长,满满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家风》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家风》读后感篇1
读了好书,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读了好书,就感觉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读了好书,不管过多久,内容都记忆犹新。《中国好家风》就是这样一本充满魅力的好书。书中讲述了许多贤人的故事。无论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命救友的张进之,还是聪明机灵的王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中国好家风》把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写得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同时传达了仁义礼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神童〞项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俩就开始了提问比赛。结果项橐轻松胜出,成为了〝圣公〞。项橐人小鬼大,聪明伶俐,他不惧权威,巧言善辩,令人啧啧称赞的原因是他平时总爱问为什么,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绩守信求责》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绩念书的地方规定,违反规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课后,皇普绩和表哥们一起下象棋,都没有做作业。放学后表哥们都挨了板子,惩罚他们的外公不忍心对皇普绩下手,最后皇普绩让表哥们打了自己板子。开始我不理解皇普绩的行为,但听了他一席话后,不禁感叹:皇普绩是一个多么守信的人啊!
正如书中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家庭所承袭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会风气。国家建设的大事〞。《中国好家风》一书传承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并记录下了古人们的高尚品质。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些优良家风,代代相传,才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好家风》读后感篇2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然而,读了《浙江好家风》一读本中《不屈命运的残疾女画家》 一文,我对它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这篇文章讲述了汪玉婷的故事。四年级时,她被发现患上了“肌营养不良症”。辍学后,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开始画画。父亲总是对她说:“别把自己看作是个没用的人,你会画画,并不比别人差。”20xx年父亲去世,她依旧坚持画画。她开始以卖画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文中的父亲鼓励辍学的女儿画画,告诉她并不比别人差,这难道不是一种父爱,一种好家风吗?这时,我想起了我们家。当我跌倒时,当我失败时,当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也总是有人给予我鼓励,让我拥有继续向前冲的力量与勇气。
如果说父亲鼓励重病辍学的女儿是“小家风”,那么汪玉婷卖画资助贫困大学生便可以形象地将它说为是“大家风”了。是啊,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小家”是“大家”的一个缩影,“大家”便是“小家”的放大。在“小家”中,鼓励是好家风,那在“大家”中,帮助也是个好家风。也许是因为自己未曾读完书,完成学业罢,也许是因为对他们的同情罢,她的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她灵魂的`干净纯洁和心灵的高尚美丽是毋庸置疑的,这不就是好家风吗?从常人角度来想,这种现象是难得可贵的,但联系她儿时的经历的到这种结果又是必然的,由“小家”逐渐发展到“大家”,父亲的潜移默化是不可缺失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传承这一家风呢?从小事做起,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再由小化大,比如做志愿者之类的,为社会更美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总而言之,我们要像文中的汪玉婷一样自强自立,勇敢地挑战命运,乐观面对生活,更重要的是,一如既往,传递爱的力量。
我们要刻刻坚信“我并不比别人差”,也要时时告诉别人“你并不比别人差”,要时时刻刻,传承着这一好家风,传递爱的力量。
《好家风》读后感篇3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这句话选自《钱氏家训》,是我在阅读《浙江好家风》这本书时看到的。我津津有味地阅读了下去,故事中的钱氏三代人,得益于教育家父亲的良好启蒙和家训,从小爱读书,并从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学习,终成大家。
看了这个故事,我脑海中不禁想起了我90多岁高龄的外太公。从我记事起,外太公家那铺满整面墙的书架和书架上满满当当的书籍就让我记忆深刻。
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几个大字,每次去外太公家,我却总爱走到书架前,翻翻看看。外太公总是宠溺地看着我,还对我说“舟舟,看你经常到这来翻我的书本,想来你一定也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长大之后,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见闻广博,心胸才会豁达,人生的道路才能越来越宽阔。”说完,还会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书送给我。
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外太公说这番话的含义。妈妈告诉我,外太公以前是一位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他就时常告诉学生们,阅读能促思,要多看书。在家里,他也同样严格要求子女,教导子女生活上要低要求,学习上要高标准。所以,我的外婆辈的几个孩子,我的妈妈辈的几个孩子,都十分热爱学习,热爱阅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遵循着外太公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工作着,默默奉献着。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天地长大,一本本书也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义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在《上下五千年》里,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的灿烂辉煌,也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我想,我也会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也会将外太公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让自己因为阅读而拥有一个豁达广阔的人生。
《好家风》读后感篇4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家正”。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小时候,每次去学校之前,外婆总爱叮嘱我几句:“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闹矛盾,要听老师的话”!回到家,外婆总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他人发生冲突。在外婆的谆谆教导之下,我从来没有和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小孩子没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从小就要学会能吃苦,否则可干不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就像和风,又如细雨,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而高尚的品格!
树立良好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让家风伴我成长,让“正能量”得以传播,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好家风》读后感篇5
暑假里,我看了中国好家风这套书,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一个故事《妙聪井负救主》让我印象深刻。
妙聪是服侍张夫人的一个小丫环,她做事勤劳,从不偷懒,即使两个大丫环经常欺负她,她也从不计较。有一天,两个大丫环偷走了张夫人心爱的玉佩,并栽赃给妙聪,妙聪并没有辩解,被罚去干更脏更累的活,她也毫无怨言。直到有一次,强盗来了,张夫人因为身怀六甲,所以走路不便,
两个大丫环不管不顾张夫人,急忙逃跑。张夫人怕受强盗欺凌,跳入井中,妙聪毫不犹豫跳进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却很冷,妙聪让张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冻伤主人,一直坚持到亲人发现并解救了她们。可是妙聪因为体力不支而劳累致死。
妙聪很善良、勤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妙聪的故事使我想起陈嚣让地的事迹:陈嚣与纪伯为邻,纪伯趁夜晚偷陈嚣地,陈嚣等到纪伯离开后,又退让一丈地,纪伯后来惭愧不已,自还所侵,又退让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总是受不了一点点委屈。记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误认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气得满脸通红,非常委屈,心想:你怎么这么信任我呢?我还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气,一气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为了一块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如果我早点读到妙聪的故事,学会她的宽容与善良,那我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现在也不晚,今后我一定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诚的与朋友交往。
《好家风》读后感篇6
又到生日,妈妈送我的礼物是一套《中国好家风》全集。读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位智者向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家风故事,当读到〝谦逊温和的李文靖公〞时,我懂得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头或暴力来制止他人。而是用〝温和〞这剂良药。〝温和〞是一种家风。
当读到〝善良的郭翻〞时,无论是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还是主动帮助陌生人,无不体现他的高尚。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她言传身教的`助人为乐让我学到很多。因为行善,我也很快乐。〝善良〞是一种家风。当读到〝唐太宗教子敬师〞时,他不仅恭敬自持,还教导子女待人恭敬,尊师敬师。在生活中,我偶尔会因为老师的惩罚觉得委屈和不公,但妈妈说:〝这都是〝爱〞,因为爱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爱你的人会因你的退步而焦虑,因你的进步而高兴,于是我渐渐释然,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恭敬〞是一种家风。当读到〞宋太祖教女知俭朴〞时,赵匡胤身为大宋开国皇帝,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富贵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们应学习这种节俭,不要大手大脚。〝节俭〞是一种家风。
当我读到这儿,我想到我的家风,从小妈妈就教导我要温和待人,尊老爱幼,礼貌谦让,勤俭节约,她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好家风成就了中国这个古老伟大的民族,它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品格高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大家〞——国家奉献的人!
《好家风》读后感篇7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
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
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风,我们才成了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
有时,我所学到的家风,是从父母的身上借鉴而来的。
我觉得在此方面,父母对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一些好的家风就会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家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家风虽是一个家庭的指路明灯,如若它指引家人做好了,那家中的人也就差不到哪去,要是把一个国家的千百个家风组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家风,一个国家的风气,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去努力进取,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强国,才能更好地体现国风的重要性。
《好家风》读后感篇8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风格;家风能将我们指引到正确的方向;家风是每个家庭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家风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的德行传承。所以家风是特别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将每个家庭的家风好好传承下去。
中国好家风分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三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忠孝廉耻勇”中的“孝”和“廉”。
说起“孝”,现在的人都认为就是帮长辈或爸爸妈妈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时候的“孝”比这强多了。这本书里有一则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叫“陆绩怀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陆绩小小年纪就知道要知恩图报,就将柑橘带回家中,给家中吃不到的母亲品尝。他的孝心,着实令人称赞,敬佩。我们要让孝道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们,真正的孝心永远体现在平日的生活里,表现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洁、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让我难以忘记,名字叫“吴隐之不惧贪泉”。故事中的吴隐之之所以敢于饮贪泉之水,这是出于对自己廉洁奉公的`自信。当然他也是说到做到,清廉自律,为其他官员们做了一个表率。吴隐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况下,也不忘廉洁奉公,不贪私财,实属难得。他这种保持廉洁的精神不仅值得我们称赞,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明白金钱再好也是身外之宝,金钱有价人格却无价,廉洁自律是一个无价之宝,希望每个人都能守护好,因为贪得无厌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好的品质传承下去,像这些人去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孝敬父母,不贪钱财,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
《好家风》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