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史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是为了表达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通过书写心得能给大家带来宝贵的经验之处,满满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纺织史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6篇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篇1

一、实习目的:

大学的生活已经过了二分之一了,从自己满腔热情地选择国贸这个专业以来,一晃就已经一年半了,专业的基础课虽说也学习了几门了,但是针对本专业以后的具体工作却不太了解。出于这个原因,学院的老师精心策划了这次让我们认知专业工作的实习机会。通过这次短暂的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对本专业工作的认知机会,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们今后学习国贸这个专业指明了方向。这个专业工作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可以说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非浅。

二、实习情况:

20xx年1月9日星期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08级国贸班的同学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长沙新港,本次实习我们本着一颗对专业认知的心在学院老师的有序安排下来到了湖南长沙开福区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的长沙新港。出于对就业环境的好奇,指导老师首先带领我们总体参观了长沙新港的具体港内结构与工作场面。之后通过短暂的车程带我们来到了长沙新港的工作厅,在那里我们听着专业人员的见解以及学院老师对我们问题的解答,对长沙新港有了以下认识:

长沙新港为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港口总占地面积1125亩,其中一期、二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规划。现长沙新港三期工程建设项目诚邀战略合作伙伴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于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的金霞组团,港区占地面积403亩,拟建设5个千吨级码头泊位(其中2个多用途泊位,3个件杂泊位)以及港区铁路专线,码头岸线总长340米。

目前项目正在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园区将给予项目建设相关产业政策支持。20xx年7月30日,是长沙霞凝新港试投产一周年的日子,站在新港耸立的“双梁门吊”上,1.28万平方米框架式码头和16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及货物堆场上,满目的国际集装箱、框架柜和开顶柜堆积有序,胜似海港场景,蔚为壮观。新港试投产一年来不仅运行良好,还经受了去年罕见枯水的严峻考验,一年共吞吐国际集装箱4.745万标箱,装卸机械设备等散杂货物9.5万吨、液态货物2400吨,货物总吞吐量104.64万吨,与20xx年的老港相比,增长了41.64万吨。同时,国际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创长沙港历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新港首次吸引海港外来建设资金8000万元,已成为湖南内河港口最大的一个公共平台,还是湖南省水路向世界航运中心——上海港最大的喂给港。日前,日本鹿儿岛市劳连会友好代表团团长在参观时感慨地说,“真不愧是中国内河一流的现代化港口”。新港设施先进,安装了8个电器控制柜,每个控制柜可供调温箱16个,可同时为120个国际集装箱冷藏制冷,制冷能力是老港西湖桥、南湖港两个制冷场地的10倍,试投产一年新港已发送冷藏箱400标箱。目前长沙新港吞吐标箱量逐月大增,去年8到12月共完成1.8万标箱,今年1到7月共吞吐2.945万标箱,月平均达4207标箱。20xx年完成5.7万标箱。长沙新港集装箱去年年底突破10万标箱后,新年又从该港传来喜讯:20xx年长沙新港共完成货物总吞吐量436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作为国内内陆港口,长沙新港遭受着严重的挑战,长沙新港位于湘江畔,每当湘江进入枯水期后,沿线航运受到严重影响。长沙霞凝新港面对这一罕见枯水期,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枯水期对港口生产带来的损失。近一个月来,共吞吐各类货物21.67万吨。去年9月24日上午8时,湘江长沙段水位降至26.83米,比历年同期提前半个月进入枯水期。10月7日上午8时,湘江长沙段水位降到25.06米,已低于千吨级航道设计水位1.29米,比历史最枯水位(25.15米)低0.09米,致使千吨级船舶进出长沙段都只能装5至6成载货,500吨级船舶无法进出株洲、湘潭港。长沙新港采取“货物装卸保重点,科学配载保安全,疏浚河床泊位保畅通”三大硬措施,港航联手密切配合,确保上游入港出口货物不滞港,出港船舶及时发航,保证了货物畅通。第二个挑战是由当前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制约,中部工业不够发达,出口商品不够多,对港口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不过随着中部崛起的脚步,长沙新港会变得更为重要,港口设施也会变的更加完善。

三、实习体会与心得:

为期半天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次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获益非浅.现在我对这次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实习,是一次我们可以直接面对和接触现实社会的机会。这个机会很难得,它会让我们一直习惯于书本的眼睛和大脑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也许应接不暇的“怪现象”会扑面而来,充斥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但是我们必须经受这样的冲击。就像我们国家的发展一样,要实行市场经济,就应该培育和锻炼市场经济主体应对激烈竞争,适应多变市场,分散风险的这样一种能力,不适应的就应该被淘汰,最后留下的是质量优良的社会资产和适应能力强的经济主体。从某种角度上讲,可以说我们现在还是被保护的还没有经过社会洗涤的知识分子,我们每一个人,没有哪一个是天生注定要被洗涤掉的,但是如果有些人怕受伤而逃避社会的竞争,那么被淘汰的标签就会被打在他们的背上。不要等到已经变成“不合格产品”的时候才开始后悔,世界上根本没有后悔药卖的。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更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真谛。明白人世间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勇敢去面对人生中的每个驿站!这让我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让我认识到了国贸这个专业的工作应支持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总代表地去思考,多听别人的建议,不要太过急燥,要对自己所做事去负责,不要轻易的去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指导老师也详细的介绍了工作的步骤,增加了我的专业知识,对实际的国贸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更好地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们在学校的安排下,开始了我们的参观纺织公司之旅。

该公司公司位于中国天津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纺织公司,其公司采用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产品连续四年获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颁发的“金桥奖”,成为当今中国国有绒线行业产销量最大,被称为国货精品的企业。

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负责人给我们进行全面的讲解,对该公司的主要生产流程做了很详细的介绍。随后,我们很有幸地进行自由参观。我看到好多自己叫不出名字的机器在不停的工作着,偌大的车间里充盈着机器工作的“莎莎”声,可是却很少看到人影,这就是高效的流水线作业的强大啊!

在今天的实习参观中,我了解到一件成型的产品,从羊毛到我们穿在身上的漂亮衣服,这期间得经过落筒、编织、片检、缝盘、缝检、洗烘、熨烫、成检和包装九道复杂的工艺。每一道复杂的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在做完某项工作后,还需要专人检查其工序是否合格。即使在所有的工序都做完之后,还是会对最终的成型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自由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机器生产出的成品被整齐的摆在一起。那时我想,这些衣服现在被安置在这里,此后,它会像其他产品一样被赋予上华丽的外表,然后挂上该公司的标签,以及贴上不菲的价格贴,最终在某个超市里被喜爱它的人们所买走。我想那时的消费者是不会想到他(她)所心仪的产品曾被我这样一个随便的人接触过,更不曾了解到这件衣服现在的平凡。

经过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参观,我们又乘车回到了学校。虽然我们的参观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是我们却付出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车程的代价。以交换原则来看,也许有人会说不值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最美妙的时刻不就是在等待的那段时间吗?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期待下一秒的灿烂,所以甘愿为之付出双倍乃至十倍的等待。也是在这种等待中,我们才会理解到那一秒真正的魅力。此外,今天天公作美,飘扬下片片雪花,随之它像孩子般见风而长,随即坠下羽毛似的大雪,也为我们的参观添加了无穷的情趣。

今天,我收获了知识,我收获了心情,更收获了雪的写意。癸巳年冬月十五,的确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可惜,今晚无月,倾洒不下那无尽的孤独。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篇3

前不久,参加了一次意在进行廉政教育的参观活动。参观地点是一家纺织企业。

因参加县里招商引资工作,实地参观过沿海的民营纺织企业,留给我的印象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很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不大,厂房内有除尘降噪设备,不是我在某些电影里或书本上看到的场景。记得当年学政治经济学什么的,批判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都是拿纺织企业为例。因为纺织企业是资本主义发展之初最发达的工业门类,我记得当初还有文章说,资本家为让工人不停地在机器间穿梭,甚至要求纺织女工穿上溜冰鞋在车间里劳动。

不过我们这次去的这家纺织企业却不同寻常,她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一度是地方上非常知名的纺织企业,据熟悉情况的人说,当年企业的规模是很大的,纺织女工都有上千人。后来在国有企业改制浪潮中,转手卖给了私人业主,摇身一变,成了一家民营企业。当然她并不象我在沿海看到的那种民营企业家自己投资建设的纺织企业,事实上,当我下车时,看到的仍是原先国有企业的那些房子、院子,基本上看不出后来的私营业主投入了什么。

走进厂房,触目惊心,因为墙壁都没有投入一分钱给粉刷下,还是十多二十多年前的摸样,此情此景,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好象是资本主义发展之初曼彻斯特纺织企业的再版。要多落后有多落后,嘈杂多尘高温的环境,原始落后的机器设备,虽然纺织女工没有穿溜冰鞋工作,但我看到不少女工穿的虽是夏天的单衣,浑身却是汗淋淋的。

随着参观的深入,在陈旧的车间里也能看到一些据说先进的设备,但不敢恭维的依旧是环境。有趣的是,在车间设置的企业文化宣传栏里,居然还有企业给你一个平台,让你发展一类的宣传内容。

憋一口长气,总算走了出来。

其实在参观的途中,就有人和我一样,对参观一家原来的国有企业如今的民营企业是因为什么,有点不解。我们来这里,是要接受什么方面的教育?我们直接看到的是国有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之后,生产条件特别是生产环境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纺织工人的工资也未见得上涨多少,但是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民营企业家肯定是大赚特赚了的。这些所赚,是不是带血?我们眼睛已经记录了一切。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篇4

这个寒假,为了自己毕业后能更好的投入工作,也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匆匆离开家乡,来到了远在新疆的纺织公司,从奎屯、石河子、五家渠我们学习了很多在学校在书中学不到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待每一件事都做到专一性的行事原则,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我相信在这里我们能够一展所长,走好未来的路。公司的生产车间给人舒适的感觉:宽敞明亮,每个生产区之间、每台设备之间都隔开一定间隔,并装有“简易空调”,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益。为公司的每位员工提供了贴心的环境,也为每位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福利。能够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我感到信心十足。

在工厂,我们学习并详细了解了从下订单――原棉检验――配棉――拌花――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沙――络筒――品质检验――交单等所有工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充实。而所有工序中,品质检验是全厂最最核心、要求最高的部分。品质检验与车间生产关系更表现为:车间生产过程中每到一个阶段都需要品质检验。而公司将很大精力放在了这上面,对质量要求很高,可见在其竞争策略中,产品质量居于首位。由于华孚不必担心供应链、库存管理和产品销售问题,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品质检验上,只要在成本许可范围内,将质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担心其他问题了。

在这次实习中,有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在平时我们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毕竟,即将毕业的我们马上就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要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地向上,只要你去努力,只要你伸出你那随时可以伸出的手,周围的机会就会随时可能属于你。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篇5

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学会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对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们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为此,这个假期我主动找到一份实习工作,想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商品贸易实务实习和国际贸易知识培训,主动了解了很多工作的流程,比如公司如何建立交易客户、开拓市场,公司如何确定贸易商品,公司如何进行交易磋商等等。实习期间,我勤勉工作,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随着实习的不断开展,我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并从中进一步巩固与深化了我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使得现在的我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当初的理论层面。起初,我们写一封商务建交函都觉得很生疏,不知该从何入手,算一笔进出口报价核算都要算上两三个小时,而且还未必正确,总是丢三落四。经过第一个星期的不断练习,我在后来的操作中变得熟练了许多。我逐渐了解到贸易工作其实很复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耐心、细心。除此之外,通过留心观察他人之间的相处,我还收获了一些人际交往的经验。

在工作中,我还发现了自己之前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这为我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之前,每次填单总是填不完整,而且会出现很多小错误,经过这次的训练,我已经可以正确地填制一些必要的单据,如商业发票、装箱单等。同时我充分认识到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运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是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此次实习我不仅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更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态度,感谢老师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我从中受益匪浅。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篇6

带着期待和疑惑的心情踏上了揭密魏桥企业之路。一开始以为就是参观下哪个郊区的小厂子,可是当我们到达魏桥的厂房时,我惊奇了,厂房的数量与规模都让我震撼,魏桥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纺织厂,其中的设备都是我从未见过的。

初看厂门发觉它很小,小到如一个作坊的大门,完全没有大企业的那种气派的大门。但是当我们走进大门却发现里面有着不一样的天地。听到机器发出的震耳的声响,厂房中成堆的半成品整齐的摆放在库房中。厂里接待我们的负责人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群众魏桥纺织厂的发展情况。因为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觉得这里如此的奇特。蚕丝一下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线条,再变成线团,其中的奥秘让我很是无解。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虽然经历风雨却没有倒下,反而越做越强,并且还在不停的发展下去,无论是过去现在为了,魏桥都充满了希望,即便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魏桥的机器还是不停地运转着就说明其实力的强大与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当然改革开放的契机给魏桥的发展与壮大带来了不少机会和挑战,在为魏桥提供了广大的国际市场外,也给魏桥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在这种机会与挑战的缝隙中生存与发展,促进了魏桥不停地进步,让魏桥在这种困难中发展得更加的健康!

参观悄然结束了,但是我却领悟到了改革开放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是啊!只有体制上的改革才能使人民的生活状态有所改变,只有改革引入的竞争才能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提高。魏桥纺织厂不就是30年改革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吗?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相信它以后会做的更好,更相信祖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变的更加强大。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写祖国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

关于植树的心得体会6篇

幼儿园培训安全心得体会最新6篇

对校园的心得体会6篇

看阅兵后心得体会优秀6篇

学生叠被心得体会优秀6篇

观的教育心得体会6篇

学生心得体会400字6篇

全国消防心得体会参考6篇

署假读书心得体会6篇

纺织史的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