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一种大家广泛使用的书面材料,每个人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后,都是需要记录好体会的,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文明校园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文明校园心得体会篇1
7月,接到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任务,要求在主要站上开设博客和微博,并做到实时更新,为网络文明传播注入正能量。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在中国文明网、新浪网各开通了博客,在新浪网、腾讯网各开通了微博,并坚持更新自己的微博和博客,5个月来微博原创、转发和参与评论50余条,每月发布原创博客文章1篇。
凡事有个过程,在最开始,我只要一看到中国文明网等网上积极向上微博或者典型好人好事就进行转载,当然转载的时候,我一般还是会先认真看看,几乎都做了评论。不知不觉中,我认识到文明的内涵很宽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宣传阵地同其他宣传阵地一样,正确的舆论不去占领他,错误的、荒谬的观点就会沉渣泛起,作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必须要像战士一样,守好自己的阵地。我意识到作为志愿者第一重要的是发布的内容要真实,杜撰出来的事件会毁掉“网络传播志愿者”的公信力,发布内容还要有新意,不能冷饭热炒,要能吸引网民“眼球”。
2个月来,我坚持提高微博原创的比重,仅靠转发,盲目追求数量无法达到文明传播目的,甚至可能以讹传讹,影响宣传的效果,所以我对自己要求是多注意收集好人好事,自己平常也多思考些,努力提高原创微博的质量。
我感到要长期做好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必须要与现实相结合,不仅要在网上为文明呼吁,更要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实现网上网下良性互动。通过亲身参与,我们的感受会更真实、视角更新颖,传播也会更有效果。比如连续转发了多个关于环卫工的微博后,我无形中对环卫工人更加尊敬了,平常就非常注意不随地乱扔垃圾,特别是拒绝车窗垃圾。平常我也更加注意关注社会文明现象了,比如有一个晚上,我发现自己楼下有个环卫工人免费早餐发放点,于是立马拍照传到了微博上去了,以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和传播这个好消息,让社会的正能量更多起来!
现在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一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而且是真正的志愿者,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单位的任务而做的志愿者了。我将力争扩大自己微博和博客影响力,发动自己的博友们一起来传播社会文明。
文明校园心得体会篇2
在这培训上,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对于礼仪的这个概念很模糊,感觉无非就是懂礼貌,经过罗老师的课可以说绘声绘色手舞足蹈的讲解,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曾想过原来礼仪会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想来也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发展至今,礼仪已经蕴涵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可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了,要想真正学精用精,还是得靠实践啊。不经老师的讲解,还真不知道商务礼仪在工作中那么重要,而且不止工作时实用平时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轻松灵活的掌握商务礼仪能在工作中做到如鱼得水,不会因为自己的失礼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还可以作为人际沟通的一个工具。说是礼仪,其实也可以说是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从一个人的举止习惯怎样看出是怎么一个人,这绝对是一门学问,有些人还真是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出,我想罗老师应该就是这种,不说绝对,也应该是_不离十。看来我真是应该好好多多练习,对于说话方面的技巧,也归为礼仪,我完全赞同,不只是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这也是值得学习的,平时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和别人说话时要感同身受,老师所说遇到事情应先从对方角度出发告诉对方这样一来对方会有什么好处,只是总是不注意得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说话艺术上学会怎样去赞美别人,就象礼仪本质是我心存善意在合适的时候把他用合适的方式转达给对方,多数的时候对方都会转送回来,这样一来我们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虽然只学了些皮毛,但我相信只要是出于真诚的赞美,有诚意,一定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在课中罗老师从我们的发型、衣着、装容、配饰到商务仪态礼仪站姿、坐姿、眼神礼仪、微笑礼仪、手势礼仪致意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介绍礼仪,相互介绍。尊者居后原则,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公司同事介绍给客户,将自己公司的同事介绍给别家公司同行;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将资历浅的介绍给资历深的;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介绍时动作:手心向上,介绍时一般应站立,特殊情况下年长者和女士可除外,在宴会或会谈桌上可以不起立,微笑点头示意即可。此外还有交谈礼仪、座次礼仪、电梯礼仪、行进中礼仪。
上完这门课,就觉得自己突然有了信心一样,因为我觉得我找到了能够提升自己的方法,我要学会主动积极的做事情,我有选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权利,我觉得这些都要从老师所讲的建立一种习惯开始做,把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习惯慢慢发展下去,真正融入我的生活中,变成像吃饭睡觉似的一样,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文明校园心得体会篇3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领、熏陶和激励作用。身为一名一线教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感受颇多。
首先说一说我们校区的设施建设,从简到全的变化过程,各种设施。设备齐全,各室健全,保证了校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校园环境建设,校区内规划合理,环境优美,处处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营造浓郁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如利用橱窗、板报、墙报等,宣传名师队伍等。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高度,使得文化建设既不背离主旋律,又生动灵活。既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又体现出高雅素洁、稳健久远、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格调。
在就是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要“细心”作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我认为教室布置须“细心”,得注意每一细节,还得随时留心,随时调整。还要“爱心”帮你作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和作学问。班主任也要“耐心”作好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体现班级民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室布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让教室不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是成为了一个学识与养性并举的乐园。
总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自己的特色,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文明校园心得体会篇4
最近,我们站前路小学举办的道德讲堂——文明礼仪在校园活动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使我们每个人感触颇深,感慨万千。
古人曰:不学礼,无以立。在两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很注重礼了。礼是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一个过程和一种手段。讲文明、懂礼仪,不仅是一种个人素质和有教养的表现,还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城市的体面,一个国家的体面。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么就不讲文明、用礼仪呢?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国家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断变化,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为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当我们身为游客时,总是依着自己,随地吐痰、践踏草坪、乱写乱画;可我们作为市民时却又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当我们和同学相处时,总埋怨同学不拘小节,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高尚的道德并不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收获一个习惯,便获得一种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美好的语言和行为,每个人多一些奉献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地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更重要的是有道德心,讲文明,懂礼仪,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积极、懂礼貌的形象去迎接新的每一天,这样一定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身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争当有道德心,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少年,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去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文明校园心得体会篇5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做怎样的人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诚挚关怀;是见到老师时的一声亲切的“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少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楼道走廊上的高声喧哗,走路时的推推搡搡,随意乱撞门窗;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建筑,随意采摘花草,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首位而往往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做文明之人,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最精明的头脑、最高深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同学就会无组织,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一生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影响我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把文明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千万不要认为文明是小事。因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
文明校园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