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除心得体会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明确中心之后所写的心得体会一定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打扫除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打扫除心得体会7篇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1

春节快到了,我们全家进行大扫除,妈妈把大扫除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一看,除了笤帚、拖布、吸尘器外刷马桶的、擦瓷砖的、各种洗涤剂,还真够专业的。随后,我们就开始分工。

首先,由爸爸把室内外用吸尘器吸一遍,然后再由妈妈开始做细致清扫。我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我的工作,因为我刚放寒假就想好计划了:一定要帮妈妈做家务事的,这下好了,机会终于来了!妈妈让我把她刷好的地方用水冲净,然后再由干净抹布擦干,听到分工后我就开始跃跃欲试了。

分工完毕,我们就开始行动。只见爸爸拿着吸尘器上上下下非常敏捷地吸着室内各个角落,没有多少时间整个屋子就吸干净了。然后妈妈就细致地清扫起来,她先用钢丝球把瓷砖一块儿块儿擦净,然后又用马桶刷把马桶刷干净,眼看着妈妈的工作就要完成了。我这边还是插不上手,我很着急,便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开始干我的活。妈妈笑着说:“我差点儿把你这小人儿给忘了,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你的工作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工作。我先用小盆儿接满了水,把妈妈刷好的地方用水冲净,然后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这工作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是很累,妈妈看出我的神情就让我去歇歇,但我看到妈妈辛劳,我还是继续干了下去。用了大半天的工夫终于把家打扫干净了。看着明亮的瓷砖儿,清清亮亮的马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这里也有我的劳动成果。

通过这次劳动,我才真正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我想等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不仅要对他们说:“新年好”,还要对他们发自肺腑地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爸爸妈妈!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2

腊八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节日,它由来已久,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文化。芳香弥漫的腊八节,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让凡夫俗子神往,而且也是许多文学大师的钟爱。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杜甫的《腊日》算是较早描写腊八节的诗歌。从诗句中可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很冷,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透漏了因不能回家淡淡的忧伤。

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而过腊八节、食腊八粥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更是摇曳生姿,楚楚可爱。沈从文在《腊八粥》中这样描写孩子喝腊八粥的场景:“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喝腊八粥的样子,跃然纸上。

而冰心的散文《腊八粥》一文,以清丽优美的文字,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娓娓道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质朴而感人。原来,最深的怀念,就是平实地讲述,贴切恰当。

梁实秋的腊八粥曾被誉为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在《粥》一文中,他这样描写熬腊八粥的场景:“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明瓦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在这篇文章中,腊八粥的做法,煮腊八粥的食材、器皿以及人们吃腊八粥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读起来令人印象深刻。

金庸先生在《侠客行》中也曾写到过腊八粥。孤悬海外的侠客岛派出赏善罚恶二使来到中原,强行邀请武林各大门派赴岛喝腊八粥,不肯接受邀请的门派皆被二使斩尽杀绝,而以往去了侠客岛的又个个杳无音信。石清闵柔夫妇在巢湖边上听到讯息,星夜赶来上清观,最后竟不惜比武争取,正是他们的侠义精神,唤起未曾相认的儿子石破天对母子真情的感动踏上了去侠客岛的路。书中有这样的细节:当面对冒着绿气的腊八粥时,众人以为是剧毒无比,必死无疑,郑光芝端起腊八粥,一口气喝了大半碗,说道:“你我相交半生,你当我郑光芝是什么人?”解文豹大悔,道:“大哥,是我错了,小弟向你陪罪。”当即跪下,对着他磕了三个响头,顺手拿起旁边席上的一碗粥来,也是一口气喝了大半碗。两人相拥在一起,又喜又悲,都流下泪来……众侠在侠客岛上演绎了一场叠荡起伏的生离死别大戏,由此所彰显的人性善美,却是感人肺腑。

大师们笔下的腊八粥,透着浓浓的情意,值得我们细细赏读,慢慢品味!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3

过年啦!家家户户都忙上忙下的。比如:买过年用的鞭炮啦、购买年货啦、打扫家中的卫生啦……

你知道我在干嘛吗?我呢……和奶奶来到老家之后,奶奶就给了我一块抹布和一个水桶。我把爸爸妈妈的那个房间擦干净。我拿着水桶到池塘边舀了一桶水,两手提起水桶使出吃奶的力,把水提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当我提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时,已经是气喘吁吁的了)。

我把毛巾拧干后,就开始擦房间里的家具了。我走到桌子旁边看看桌子上面的灰尘,我就自言自语的说:“啊!好多的灰尘啊,都怪哥哥出门到江山时不把家里的家具都擦一遍(那时爷爷膝盖骨裂了,奶奶就把爷爷带到江山疗伤,只有哥哥在老家),如果擦过了就不会怎么脏了。这张桌子一定很不高兴自己的脸上这么脏吧,我一定得好好的擦一遍。”

我拿起拧干后的毛巾对折了一遍,把毛巾放在桌子上就开始擦了。我擦了一遍又一遍,把桌子的里里外外都擦了一遍又一遍,当我站起身看见那干干净净的桌子,那桌子一定很高兴吧!

我又看到了床头柜,床头柜上也布满了灰尘。轻轻一摸,手指就变成了灰色。我把毛巾放在水里浸泡了一下,又把毛巾拎起,然后把毛巾拧干对折一遍,放在桌子上用力的擦,直到床头柜擦干净为止。我再把毛巾放进桶里时,桶里的水已经被染的很黑了……

这次的大扫除真让我受益匪浅啊!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4

快要过年了,妈妈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把我的房间里里外外全都打扫干净。我接到任务后便开始了工作。

我走进房间看见床上乱了套,便把被子方方正正地叠好,床单拉平。床上整理好了,一看桌子上到处都是书、笔、用过的本子……我把那些用过的本子进行分类,还空有好多页没用过的,整理在一边留着以后当草稿本用,其余的全都放进一个大方便袋里,以后当废品卖了。可以用的笔放进笔筒,而那些没有用的笔则毫不留情地扔进垃圾筒。书本我选择了放进书橱,课外书放在书橱的第一层,教材放进第二层,辅导书籍放在第三层,还有一些书籍不知道该往哪层归类的就全都放在最后一层了。

我看着整理好的这些正想休息时,发现空荡荡的书桌上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低头一看地上也都是一些碎屑。我又只好拿起抹布擦起桌子来,可有一些地方总是擦不干净。于是我又拿来我的秘密武器——牙膏。我把牙膏挤出一点涂在桌上擦不干净的地方,用湿抹布轻轻一擦,桌上立即干干净净,不一会儿我便将不整个桌子擦得一层不染。

擦完桌子,我又拿来扫帚和簸箕,把我的房间里全都扫了一遍,连角落我也没有放过,居然还扫了好多垃圾。

妈妈前些天刚买了套旋转拖把,我一直手氧氧想试试,今天我终于用用啦。我往拖把筒里放了些水,把拖把放到筒里,可是我往下按了,这个拖把怎么就是不转呢?难道坏了,我仔细地研究着这个东西,发现在拖把杆上有一个小环,被扣在杆子上,我把它往外一扳,再把杆子往下一按,嘿,这下终于旋转起来了。我把拖把担起来,放在甩水篮里再按了几下,提着拖把就去拖地了。我拖了两把,发现这拖把不像在爸爸妈妈手里那么的听话,这拖把总是直直的,不能把杆和拖把头呈平行的状态,这样我拖床下的时候就比较费劲了,我折腾了几下,没见成果,又担心把这新家伙给弄坏了,只好搬救兵了。爸爸告诉我说,只要把脚踩在拖把头上,把杆顺着拖把头和杆接头处旋转口的方向往下一按就行了,我试验了一下,的确如此。有了这个新家伙,拖地确实方便了许多。

看着自己打扫完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房间,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5

我拿着扫帚费力的在地上扫着,不久就要过大年了。每年在过新年之前,家里都会来上一次大扫除,这天就是我家大扫除的日子。

过年大扫除是要一家人全部出动的,我一家五口人在这天全都在忙着弄家里的卫生。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分工,有扫地,自然也有拖地的,同样也有拿着长扫帚打天花板上灰尘的。我能是是扫地的,当爸爸将屋子天花板上的灰尘给打下来了后,这时就轮到我上场了。我需要将地上的灰尘先扫过一遍,等到我扫完之后,拖地的妈妈才开始接手了。

因为老家是在农村,而我们一家人又都常年在外地,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一趟老家。所以这一搞起卫生来,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大扫除的时候也都穿上的旧衣服,带上了口罩,一家人也是干得火热朝天。

弟弟妹妹们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都参与了进来。一人拿上一块抹布踩在凳子上正在擦窗户呢。有时候,爸爸妈妈说让弟弟妹妹出去玩,不过懂事的弟弟妹妹坚定的摇头,还说道,他们也要一起大扫除。弟弟妹妹们这副坚定的小模样可是让爸爸妈妈感动了好一会。等到爸爸将天花板上的灰尘全都弄下,也等到我将家里的地板扫干净,这时我与爸爸也都先后加入擦窗户的这项任务。因为毕竟弟弟妹妹们还小,窗户太高的地方是擦不干净的,这时就得我和爸爸这高个子来帮忙了。

过年大扫除,这虽然是一件累人的活,但是于我而言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们一家人一起劳动,一起将家里打扫干净,一起期待着新年的来临。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6

窗子归爸爸,地板归妈妈,桌子归我,剩下的由我们仨一起打扫。为了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我们过年的大扫除,我们分配卫生任务的过程像是机器打码的过程,“嘀”的一声后,我们立马投入了大扫除中。

能有这么快的分配效率,也是源于往年我们家大扫除的分工,有了过往的经验,我们今年的大扫除也就容易了很多。爸爸还是在洗手间里接了一根可以通到窗台的水管,穿着雨鞋,拿着抹布,站在窗台上进行着我们大扫除工作中最最难清理的位置。不一会儿就听到爸爸呼唤我帮他关水龙头或者开水龙头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我负责擦桌子的原因,可以随时听到爸爸的呼唤,过去给他帮忙,

妈妈平日里不怎么拖地,是因为拖地的活儿交给了爸爸干,一到过年,拖地的重担就不得不落到了妈妈身上。妈妈也勤快,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洗拖把拖地,时常我的桌子还没擦完一张,妈妈那边的地已经拖得一遍了,我惊讶地望着她的眼神,恰若与她的眼神碰撞在一起时,妈妈会用一种“你还不快点儿”的神情瞟我一眼继续她的工作。

爸爸和妈妈把窗子和地板打扫完的进程,差不多是同步的,而我的桌子稍慢一些些。待我擦完桌子时,他俩已经一起搭配着打扫其他区域的卫生了!我看着觉得落后了,赶紧冲到厨房去帮他们时,被爸爸喊住了,爸爸告诉我,厨房区域的卫生比较讲究,不可以随便打扫,就让我和妈妈给他打下手。后来我才知道,过年时候,厨房的灶台是不可以让小孩和女人踩上去的,踩上去了就会不吉利。这也算是我过年大扫除的长得一大见识吧!让我觉得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充满着禁忌和趣味。

就这样,我们家过年的大扫除,年复一年的进行着,而且效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最要紧的,是我们的配合也越来越协调。

打扫除心得体会篇7

春节前,清洁是每个家庭的焦点,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这不是真的。今天,我们家一大早就起床进行年终大扫除。

我妈妈已经为打扫准备好了一切。我看看。除了扫把、拖把、吸尘器、厕所清洁剂、瓷砖清洁剂和各种清洁剂,我真的很专业。然后,我们开始分工。首先,我父亲会用吸尘器清扫室内和室外区域,然后我母亲会开始仔细地打扫。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等待着我的工作,因为寒假刚过,我就已经制定了一个好计划:我必须帮助妈妈做家务。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我妈妈让我用水清洗她清洗过的地方,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听到分工后,我开始跃跃欲试。分工完成后,我们将开始行动。我看见爸爸拿着吸尘器非常敏捷地上下吸着房间的每个角落,没有多少时间把整个房间吸干净。然后妈妈仔细地清洗它。她用钢珠一起擦瓷砖,然后用马桶刷打扫厕所。她看着她妈妈完成她的工作。我还是进不去。我非常担心,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开始工作。我妈妈笑着说,“我差点忘了你,小家伙,你现在可以开始工作了。”听完妈妈的话,我开始兴奋地工作。首先,我把脸盆装满水,用水清洗母亲清洗过的地方,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干。虽然这份工作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很累。我妈妈看到了我的表情,让我休息一下,但我看到了妈妈的辛勤工作,我继续工作。花了大部分时间才最终把房子打扫干净。看着明亮的瓷砖和清澈明亮的马桶,我说不出我有多开心,因为这里还有我的工作。

春节前的打扫几乎是我们每年都要做的一项任务。我以前没有参加过。我也参加了清洁工作。劳动是最光荣的!看着我劳动的果实,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打扫除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党会心得体会200字7篇

网课的心得体会500字7篇

党宣心得体会精选7篇

党宣心得体会推荐7篇

党宣心得体会参考7篇

党宣心得体会7篇

读书日心得体会400字7篇

榜样2心得体会400字7篇

传军训的心得体会7篇

社会心得体会400字7篇

打扫除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