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雨水教案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合适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信任感,详细的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中的参考依据,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条不紊,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接雨水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接雨水教案6篇

接雨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情感: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技能:学习有感情朗诵,体验诗歌中表现的雨中情趣。

3、认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和春雨到来的喜悦;初步了解诗歌中首尾呼应和压韵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教学课件《春雨》。

(2)教学图片,幼儿表演用挂饰。

(3)磁带《春天在哪里》。

2、经验准备:幼儿对春雨有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谜语揭题,直接导入主题。

猜谜“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二、配乐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

提问:你听到的诗歌中春雨是怎么样落下来的呢?

下了春雨谁说话了?怎么说的?

三、观看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2、提问:种子说了什么话?一起学说,学做。

梨树?麦苗?小朋友?(同上)

分段演示课件,并出示相应图片。

四、指导朗读,欣赏诗歌语言美。

1、集体看图朗诵。

2、讨论怎样将诗歌的美读出来。

提醒幼儿读下雨时要轻轻地读,用高兴的'声音读种子们的说话。

3、结伴互读,读出美感。

4、集体配乐朗诵诗歌。

五、学习压韵,认识诗歌结构。

1、认识首尾呼应的运用。

教师:诗歌中哪两句话是一样的?

介绍首尾呼应,诗歌中用了首尾呼应会更完整,有强调主题的作用。

2、认识诗歌中压韵的运用。

教师: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呢!

接雨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能够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慢慢变长,冰雪开始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始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慢慢从白色变成了绿色。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习俗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习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叫做“咬”春。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鲜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则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登,企盼庄稼丰收。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相互赠送,共庆这美好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接雨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春雨是春天的一种自然现象,用多种感官感知春雨。

2、能有兴趣的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的多种特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下雨了

2、声音:下雨声

3、音乐:小雨小雨别下了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春雨。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时会下雨吗?

谁知道春天里下的雨叫什么雨呢?

使幼儿了解春天来了,有时候会下雨,这就是春雨。

2、观察视频图片:下雨了

提问:雨下的大还是小?

雨点从哪里来?

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

3、课件演示,引导幼儿思考。

(1)雨点落到地上是什么样子的?

(2)雨点落到小花上是什么样子的?

(3)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么样呢?

小花、小草、小树在雨中是什么样子的?

4、和幼儿一起听雨。

课件:下雨的声音

教师:我们闭上眼睛一起下雨时什么样的声音?

(1)下雨的声音

(2)下雨声

(3)引导幼儿通过听雨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

(如“哗啦啦”“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

5、感受雨水。

提问:小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到手上有什么感觉?

播放音乐:小雨,小雨,别下了。

幼儿自由玩耍。

幼儿园春雨沙沙教案,春天小朋友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春雨了吧,春天的雨淅淅沥沥的将大地染绿,对于春天来说,最重要的也是春雨,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们通过春雨沙沙这首歌曲了解春天的雨。

接雨水教案篇4

教学说明:

一般老师上课也许只停留在让孩子进行简单的记忆诗歌。不过这样的记忆效果并不好,再长大一点,孩子就将曾经所学所记忆忘得一干二净。不仅是学生,我们也有很多老师,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只是也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记忆。

一、诗词导入:

师:请认真听老师背诵诗句,听听老师的朗读里隐藏着什么密码。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将红色部分的字眼重读。

师:听出什么秘密没有?

生:每一首诗句里都含有一个节气。

师:是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节气歌”(板书)

二、熟悉节气歌

师:如果我告诉你我可以一口气将节气歌背诵下来,你们信不信?假如我背错了你们会不会笑话我啊?

师当场背诵节气歌。

师:掌声在哪里?谁来评价一下?

生:你读得很好。

师:我不是读的,是……

师:为什么老师可以背诵的这么流畅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生自由朗读《节气歌》三遍。

师:谁来读一读?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价。

师:知道这首节气歌里面有多少个节气吗?

生:二十四个节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在日历上看到的。

生2:我在字典上找到的。

生3:我在语文书上92面找到的。

生4:王老师在一年级的时候告诉我们的。

师:你们真了不起,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这个知识。

师:想不想知道到底是哪二十四个节气呢?请开书到92页,认真读一读二十四个节气。

师:谁来读一读这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分别对应“节气歌”中的哪个字?请对照读一读。

师:“暑相连”指的是哪几个节气?“秋处露秋”是指哪四个节气?

师: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猜猜看,一个月有几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多少天?

生: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有15天。

师:清明以后是什么节气?我们刚刚度过了清明小长假,清明节是在4月4日,按照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请你说一说谷雨大约是在哪一天?

生开始掰手指头,而后纷纷告诉我“谷雨”这个节气是在4月20日。

分组朗读并评价以后再集体朗读,最后点名背诵。

三、理解节气歌:

师:请同学们竖着看二十四节气歌每行的第一个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

生2: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是“立”。

师:谁知道“立”的意思?

生:我知道这里的“立”指的是“开始”的意思。

师:你太能干了。“立夏”就是夏天的开始。那么,“立春”呢“立冬”呢?“起立“呢?

生大笑。那是站起来的意思。

师:(恍然大悟状)哦,原来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面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哦。

生得意的点头。

师:(故作神秘状)二十四节气歌里面蕴含着无穷的秘密呢,不但有好听的好玩的,还会有好吃的哦,想知道吗?

生更加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了。

师读:春分秋分,昼夜平均。

师:春分、秋分——表示白天和夜晚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师: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不同的地方在这两个节气会吃不同的食物。湖南地区一般夏至吃光团子,冬至吃糯米饭,而在江南一带有夏至吃三鲜的说法。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师: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师:学习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好处呢?可以知道气候的变化,古时候,劳动人民基本上是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而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学习二十四节气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继承因此我们的好好学习,认真记忆。

四、观看二十四节气图,增进学生对于节气的感情。

接雨水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孩子天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作为大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四季变化,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比较陌生,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重要传统节日,孩子们学习二十四节气,了解其含义与民间习俗,更有助于了解自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对民族文化,对家乡的热爱。正值立春,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美好时节,便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能够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

接雨水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层雪花的概念和美感。

2、通过观察,联想平时生活,能自主创想出不同样式的雪花。

3、在创作过程中,感受雪花的美丽形态,对雪花产生独到的审美。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层雪花给视觉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在描绘雪花的过程中,体会雪花的美丽。

三、材料准备:

修正液、白色毛线、水粉、棉花、棉签、油漆笔、白粉笔。

四、经验准备:

幼儿有观察过雪花。

五、活动过程:

1、导入:观看ppt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这幅画想到了什么?

幼儿:黑色卡纸,黑夜……

老师:对了,这里的黑色啊,其实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你们说,在这漆黑的夜晚,会发生些什么事呢?让我们看一下吧!

老师点击ppt,出现许许多多白点,摇曳而下。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白点点是什么呢?

幼儿:雨滴,烟花,雪花……

老师:对了,就是一片片的小雪花,今天啊,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创作一幅美丽的雪景,好不好?

2、场景讨论

(1)讨论场景一,幼儿自由讲述雪花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雪花的颜色、形状等。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雪花吗?观察过雪花吗?你见到的雪花是什么样子?

幼儿:一片片的,雪白的,像小花瓣……

(2)出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观察发现雪花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老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许多多雪花的印象,周老师,也带来了许多雪花的样子,你们来看看吧!形状一样吗?有没有共同点呢?

幼儿:形状不一样,有的上面有尖尖角,有的上面的小圆点点……都是六瓣的。

(3)幼儿操作一:用现有材料表现雪花。

老师: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许多多的材料,你们能不能自己用这些材料表现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小雪花呢?

(4)观看场景二:打开ppt,雪越下越大,沙沙沙沙,把什么变白了呢?

老师:你们知道吗?这个时候啊,小雪花啊越下越大了,沙沙沙往下落,越落越多,你们看看,把什么变白了呀?

幼儿:屋顶变白了。

老师:除了把房子变白了,还会把什么变白呢?

幼儿:小树,小花,各种小动物……

(5)幼儿操作二:添加背景,用现有材料表现出一层一层白雪。

(6)欣赏幼儿作品,请幼儿评价。

接雨水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儿歌教案教案推荐6篇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最新6篇

中班语言教案优秀教案6篇

绘本阅读教案教案参考6篇

小班教案数字2的教案6篇

小班教案认识数字3教案最新6篇

语言领域教案中班教案优秀6篇

小班教案认识数字3教案通用6篇

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教案最新6篇

小班教案认识数字5的教案推荐6篇

接雨水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