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真美教案8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我们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教案的设计不能脱离课堂实际,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下面是满满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夕阳真美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夕阳真美教案8篇

夕阳真美教案篇1

教师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生的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慢、沉、涨、灿”。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任务:

任务一:学习1---2自然段,感受夕阳西下时的壮丽。

任务二:学习3---5自然段,感受太阳的变化,霞光的灿烂。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夕阳真美》(齐读课题),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我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生词宝宝你还记得吗?

出示:傍晚 光芒 深蓝 起伏 余晖

壮丽 慢慢 下沉 涨红 灿烂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明确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读。

3、预期效果。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很容易完成,赶紧走进课文,去感受日落的美丽景色。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1---2自然段,感受夕阳西下时的壮丽。

1、任务呈现。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并用“——”勾画出来。

2、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读,勾画,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指2名同学读课文,思考: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自己刺眼的光芒。”理解“刺眼的光芒”:什么时候太阳的光芒给你的感觉是刺眼的呢?学生回答。而夕阳西斜时已经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太阳光就不刺眼了,变得怎么样了?(柔和)板画:太阳。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吗?

你还欣赏到了什么?

b、“天空一片深蓝。”

深蓝的天空什么样子?像什么?你喜欢这样的天空吗?指导朗读,体现天空之美。

是什么样的西山呢?(连绵起伏)

c、“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简笔画理解:瞧,一座连着一座,层层叠叠,他们有的高,有的低,这就是——连绵起伏。

读词“连绵起伏”,这一座座连绵起伏的群山在深蓝天空的映衬下,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显得多么雄伟、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这就叫做“壮丽”。(壮丽)板书。小朋友,你能用赞叹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是啊!西斜的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给西山披上了一层美丽的余晖,让人忍不住想说——(指题齐读)夕阳真美!

小朋友你们把这美丽的景色记在心中了吗?出示填空,哪位小朋友来填一填。

太阳已经( ),收起了()的光芒。天空一片( )。( )的西山,披着( )的余晖,显得十分( )。

齐读。

任务二:学习3---5自然段,感受太阳的变化,霞光的灿烂。[

1、任务呈现。

刚才啊,我们用读课文,看图想象,再读课文的方法,学习了课文第二自然段。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这种方法同桌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太阳有哪些变化?用横线将表示夕阳美的句子或词语画出来。

2、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太阳有什么变化?“慢慢地往下沉”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吗?学习生字“慢、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哪些笔画或笔顺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师板书,学生书空。“慢”的反义词是?“沉”字找朋友。

此时的太阳又是怎么样的呢?“圆圆的'脸涨红了”。小朋友们,你们的脸什么时候会涨红呢?(开心、激动、生气、害羞、运动完……)看来这夕阳呀,也跟人一样,这时的它也涨红着脸呢!就连旁边的云朵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的云变成了什么颜色?(红色、黄色、紫色……)就仅仅只有这几种颜色吗?还能有什么颜色呢?其他颜色都藏到哪里去了呢?

省略号的作用可真大呀。那你能读出颜色之多吗?指导读好句子。这么多颜色铺满天空,你能用一两个成语来概括吗?

出示成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小朋友们可以用词儿来概括颜色多而美,本领不小,要能读出来就更了不起了,谁愿意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学习生字“涨”,分析结构,观察占位,描红练习。

当太阳慢慢下沉时,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它让周围的云朵变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绿色、蓝色、金色……颜色多得数也数不清,让人忍不住想说:夕阳——(读题)。

当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的时候,太阳又发生了变化。这回它又有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小朋友,夕阳已经到了山背后,还不忘将美丽留给大家,你们舍得他离去吗?小朋友,你能读出舍不得的感情吗?

夕阳也舍不得离开我们呢,你看他走得那么轻轻地,你能用比刚才更轻缓,更深情的语气来读一读吗?学习“灿”。对比观察,描红“灿、慢、沉”(左窄右宽)

小结:是啊!虽然夕阳落到了西山的背后,但是它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把美丽的景色留在了我们心中,看着这美丽的霞光,让我们忍不住想说:夕阳——(读题)

(3)指名读第5自然段。

不光我们在赞美它,爷爷看着这么美的夕阳,满面红光,也这样说——(夕阳真美啊!)

师提问:为什么爷爷会满面红光呢?(指名)

是啊!美丽的夕阳不仅染红了天边的云朵,也映红了爷爷的脸,更象征了爷爷奶奶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小朋友,到这儿,就将日落的过程欣赏过了,让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来欣赏一下日落的全过程。边读边想象。(配乐读全文)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检测一:听写生词。

傍晚 光芒 壮丽 灿烂 连绵起伏

深蓝 余晖 慢慢 下沉 涨红了脸

检测二:填空。

( )的天空 ( )的西山 ( )的夕阳 ( )的光芒

( )的天边 ( )的云朵 ( )的爷爷 ( )的霞光

2、结果反馈。

同桌检查,集体订正。

3、反思总结。

同学们,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大自然和生活的美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

四、作业。

请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欣赏一次落日,将看到的景色画下来、拍下来或者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夕阳真美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夕阳真美》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十分流畅。第一自然段写爷爷和奶奶带“我”去看日落;第二自然段写太阳西斜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夕阳下沉时云朵色彩的变化;第四自然段写夕阳落山后天边霞光的灿烂;第五自然段写爷爷感叹夕阳真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供学生观察,帮助他们了解课文。全文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学生分析:

低年级孩子特别喜欢朗读,尤其是对于描写美景的课文。因为他们向往一切美好的情境,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叙说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夕阳落山时的情景是很多学生都见过的。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如将黑板布置的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前认真组织教学语言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让孩子乐于朗读、喜欢识字的目的。

设计理念: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引导去发现他们,独立掌握他们。”小学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强,有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和认知基础。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景中感受识字的乐趣,鼓励他们自主识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激起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同时在检查读书情况时,我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落来读,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最后,让孩子走出课堂,观察日落时的情景,使学生既认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对课文的描绘有真切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进行小组合作识字,使学生掌握十二个生字的读音。认识一个新偏旁。

2、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加强同伴间的交流学习。

3、能初步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重点:

进行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

教学准备:

白云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磁带、奖品(小星星)、小动物以及黑板布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太阳,你见过太阳快落山时的情景吗?见过的小朋友来说一说。(指名说)这时太阳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板书:美)

2.这时的太阳就叫做“夕阳”(板书:夕阳)

3.教师手指着黑板上的画面述说:这位爷爷带着他的家人看完日出以后,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夕阳真美。(补全课题,齐读课题)就让我们和这位爷爷一起去感受那美丽的画面吧!

?设计意图】通过在回忆中感悟,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况,并从学生熟悉的画面感兴趣的事入手,旨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似乎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本文的优美。

二、设置悬念。

这位爷爷为什么要说夕阳美呢?我们要读读课文才能知道。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先自己响亮地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你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的汉语拼音好朋友。

(2)如果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组或同位之间可以讨论)

?设计意图】将问题抛给学生,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伙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

(1)“刚才,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呀!读了课文,你的问题解决了吗?”想亲自触摸这些美丽的彩云吗?(指名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2)分别请三组小朋友到前面来摘彩云:你发现了什么?你会读吗?(后面有生字,先让这几名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读,然后找出每组中最难记的字或词,大家共同去记。教师随时进行语言激励)

(3)自由读。

(4)指名读(2名,然后请小老师领读)

(5)我们一起读吧。

(6)做开火车的游戏。

(7)白云姐姐说,如果给字宝宝带上帽子,你们肯定就不认识了。(教师边说边用帽子形状的卡片把拼音遮住,让学生自由读)

(8)师生间做找朋友的游戏。然后请2名小老师带领大家做这个游戏。

?设计意图】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最有效,最主动。而游戏则是学生乐意投入的一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创设情境,出示长句子。

师:有只小鹿在门口转来转去,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怎么回事呢?原来鹿妈妈让它在家练习长句子,可它怎么读都读不好。这不,它带着奖品来找小朋友了。(小黑板出示,然后教师做疑惑状并摇头)我不知谁能读好这个句子?

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

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2)自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根据情况进行奖励。

4、再读课文。其实啊,认识了这些字宝宝,读课文就轻松多了,不信,你试试!

过渡:小鹿说了,如果小朋友在读课文的时候能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他还会把五颜六色的小星星送给大家。老师还会有许多美好的话语要送给大家。

?设计意图】教师的一句简简单单的过渡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让他们带着将要被奖励的期待进入快乐朗读的环节。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教师语言的激励,他们都是一样的期待。

三、分节读课文。

过渡: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最喜欢哪一自然段?可以告诉大家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作汇报朗读,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更好地调动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指名读第一节。(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会听的孩子同样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2、指名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师:这一节中生字比较多,你能读好吗?

(2)请一名学生起来,教师根据学生读书情况随时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然后齐读。

3、指名读第三节。

(1)激励读:这一节有点长,谁第一个站起来读?

(2)指名读。

教师根据学生读书情况予以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孩子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让小朋友和他一起自由读,然后再次找他读。随时激励。

4、指名读第四节。

(1)师:第四自然段写得也很美,就让我们小组之间互相读读,互相评评吧。(小组读)

(2)小组1读,小组2挑战读。

5、教师范读第五节。

?设计意图】师生的评与读,生生的评与读,充分显示着读的多样化。教师鼓励性的语言激励着学生高要求的读好每一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

1、激趣: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再美美的读一读呢?我们跟着录音机里的叔叔读吧。

2、播放录音磁带,学生跟读。

五、学习写字。

师:聪明的孩子会读,用心的孩子会记。现在请用心的孩子去生字王国,把我们认识的几个好朋友带回家,好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蓝 壮 傍(认识将字旁,学生跟老师书空)

2、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识字教学就显得非常自主、活泼和生动了,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3、师生共同回忆怀素的写字方法。(边说边范写:壮)

4、自己按照怀素的'写字方法去写,同位之间相互指正。(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字)

六、作业设计。

1、下午放学后,在家人的陪同下观察日落时的情景,把当时的感受说给家人听听。

2、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让孩子走出课堂,和家人一起观察日落时的情景,谈完感受之后,再去读课文,使学生既认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对课文的描绘有真切的了解。

教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自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初步感知课文,划出生词,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对照插图,体会意境,把认读感知训练,落到实处,采用“寓识于读”的方法,在读前、读中、读后分别对生字的音、形进行有侧重的提示,指导与强化。学生初读后,进一步开展合作式的学习,交流一下阅读的感受,讨论一下提出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互助学习、表现的机会。这样通过两个层次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受颇深,对课文中精彩语句有了一定的回味,对课文的意思有了形象的感悟,这些都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最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真实感受,也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

夕阳真美教案篇3

教学内容:

精读2—5自然段,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卡片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太阳已经西斜”的“西斜”是什么意思?“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的“刺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3)第二句说了什么?

(4)第三句说了什么?“连绵起伏”是写西山的什么样子?

“披着夕阳的余辉照着连绵起伏的西山”而说“连绵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

(5)小结

师: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西斜的景象。

(6)齐读第二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出示: 太阳往下沉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师:这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加上“满慢地”?

为什么这一自然段开头要说这一句话?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个句子结尾用了一个新的符号?

板书……(省略号)(领读)

“它圆圆的脸涨红了”跟“它圆圆的、红红的”来比,你比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的?这句当中哪一句表示“造成”的意思?

(4)小结: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慢慢往下沉时的景象。

(5)齐读第三自然段

3、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这时太阳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出示:

遥远的天边有一片灿烂的霞光。

齐读。比较:这两种说法哪一句好?为什么?

师:这句话把太阳说得多么可爱,谁能有感情的把它读一读?

(4)小结;这一自然段说的是太阳落山后的景象。

(5)齐读第四自然段

4、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头说“爷爷满面红光”这红光是从哪里来的?爷爷说“夕阳真美呀”,表示爷爷什么样的心情?

(3)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象。你们读了有什么感受。

夕阳真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夕阳西斜、慢慢往下沉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两节,试背诵第2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

2、老师这儿就有一段关于夕阳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3、课件演示

刚才同学们看了录像,感觉夕阳怎样?

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充分地说)

老师揭题:夕阳真美(课件、板书,“真美”用彩色粉笔写)

请同学们一起来跟我写。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我们语文书上第22课就给我们描绘了录像中那迷人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加上刚才的认真朗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词语读好。

出示词语:傍晚 光芒 深蓝 连绵起伏 满面红光

余晖 壮丽 慢慢 下沉 涨红 灿烂

先指名读,错的纠正。每个词语可以请几个同学读,形式多样。(随机指名、开火车、老师范读)

老师领读个别读不准的词。

去拼音请一位小朋友领读,其他小朋友跟读。

3、老师范读。

同学们的词语读得真不错,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更精彩。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欢迎吗?

4、检查自然段

相信小朋友们能读得比老师更好。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这回呀要把你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读得怎么样。

三、分析理解

1、学习第一节

谁喜欢第一节?

指名读,点评。

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节。

第一小节读的真棒。课文第二节写得很美,老师很喜欢这一节,谁也喜欢这一节?

指名读(2-3名)

(1)学习第一句

课件出示第一句。

这一幅图画就是给我们描绘了夕阳西斜时的景色。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

哪一位小朋友来看着这幅美丽的图读一读这句话。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仔细看图,听一听他读得怎样?

指名读。

(用手指着图)此时,太阳已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西斜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此时的阳光怎么样?联系中午的阳光比较。

老师引读: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

齐读。

小结:刚才这位小朋友读得很漂亮,那谁愿意来读第二句,相信你们都能读好。

(2)学习第二句

指名读(2-3名)

哪一个同学读得好?

采访读得最好的小朋友。(引出“深蓝”)(我想你一定也喜欢深蓝色吧。)

(出示图片)看,此时的天空就是一片深蓝。

板书:深蓝

齐读。

(3)学习第三句

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天空的深蓝。

同学们看看,这幅图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色?(出示图片)

看着图,请你自由读读这一句话。

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看着图,请小朋友用小手比划比划?

师指着图中的山引导学生做手势。

(手势)对,一个接一个,一起一落,这才是“连绵起伏”。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板书:壮丽

谁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点评。

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加壮丽些?

竞赛读。

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啊!谁能把这节连起来读读。

指名读。

(4)让我们跟着太阳一起来看看这深蓝的天空,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

齐读这一段。

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把它留在你的心里吗?

让我们再来看着这优美的景色,加上你的动作,试着把它们记在心里。请你试着背一背。

学生试背。

全体起立,请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做动作,学生齐背。(配乐)

小朋友们背得真好,老师都被陶醉了,好想再听一遍。

四、课文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夕阳真美》,通过朗读,我们领略到了太阳西斜时的壮观,感受到了夕阳的美。大自然中这样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有一颗爱美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

五、指导书写。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生字想跟你们做朋友。

1、卡片出示:壮

指名读。

齐读。

这个生字是什么结构,“壮”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部首,这是将字旁,右边是“士”。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跟写。

说笔顺书空。

给词语找朋友。

2、卡片出示:傍

同上

3、卡片出示:伏

同上

4、课文后面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板书:

夕阳真美

西斜

深蓝

壮丽

夕阳真美教案篇5

?夕阳真美》第二轮讲课教学设计

太行小学

二年级语文组

侯 璐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让我们高高兴兴地继续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去看美丽的夕阳。(课件出示夕阳图)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赞美赞美夕阳。齐读课题:23《夕阳真美》

2、明确目标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3)学会书写“涨、灿”两个生字。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分开设计,使教学任务更具可操作性,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目标一目了然)

3、预期效果

有目的学习才会效率高,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能畅所欲言,也相信你们能出色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课文是怎样写夕阳美丽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第2、3、4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美丽的语句,多读几遍,看能不能把夕阳的美读出来。

(任务呈现更加体现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法可依)

2、自主学习

学生读书批注,老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a、第2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美?

(1)、你看到了什么?西斜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把这种柔和的美读出来吗?

(2)、太阳你们看的很仔细,天空是怎样的?瞧!多么美丽多么宁静呀,你能让我们听出这种感觉吗?比一比谁读的天空宁静。(3)、太阳很美,天空很美,在夕阳下的西山呢?

(课件)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画一画这连绵起伏的西山,瞧!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这就是——连绵起伏,谁来读读这个词。

(4)、看!太阳快落山了,它的余晖染红了天空、云朵,它好像给群山披上了红色的披风,这山既雄伟又美丽!这就叫“壮丽”。看了这壮丽的西山我忍不住要来读一读谁想和我比一比!指名读

(5)、我们可以边读边想着这幅图来读。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种壮观、美丽的景色连起来读一读。谁能给图片配上文字来赞美夕阳。(出示图片)指名背诵。(加入了背诵练习,以便完成目标中的背诵课文)

小结:看了西斜的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给大山披上了一层美丽的余晖,给树木穿上了红色的裙子,就连小朋友的脸也被映红了,让人忍不住想说----“夕阳真美”(齐读课题)

b、过度:美丽的景色还远不只这些呢!让我们欣赏这下沉的夕阳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色?谁给我们读一读。

(1)你感受到美了吗?美在哪儿?

(2)、你觉得这时的太阳像什么?太阳的脸涨红了(点出“涨红了”),多可爱呀!就像小朋友们的脸蛋一样,红扑扑的,多可爱多有趣的太阳呀,谁来读这个词?

(3)、小朋友找一找这一段里表示颜色的词语。被太阳照耀的云只有黄色、红色和紫色吗?还有什么颜色?那它们跑哪儿去了呢?

(4)、噢,原来都在省略号里了!它是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的想象力呢!还会有什么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把这么多颜色描绘出来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5)、谁也想做回魔术师,来为云染一染颜色?(指名读)(6)、谁能给这幅图配上文字,让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颜色中去感受夕阳的美。(指名背诵)

(加入了背诵练习,以便完成目标中的背诵课文)

小结:当太阳慢慢下沉时,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它让周围的云朵变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绿色、蓝色、金色……颜色多得数也数不清,让人忍不住想说:夕阳——(读题)

c、过渡:当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的时候,太阳又发生了

变化。这回它又有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

(1)(太阳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到了西山的背后)(出示图片)(2)、太阳虽然走到西山背后去了,但是它还“把灿烂的霞光留在了遥远的天边”。让我们一起读好这片灿烂的霞光,把它们留在身边,齐读第4自然段。

(4)、小结:是啊!虽然夕阳落到了西山的背后,但是它把灿烂的霞光留在的天边,把美丽的景色留在了我们心中,看着这美丽的霞光,让我们忍不住想说:夕阳——(读题)

d、看着这一切,爷爷满面红光,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呀!”爷爷为什么会满面红光呢?(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中稍有难度的问题要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寻找答案,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夕阳映红了他的脸,爷爷老了,但他的身体还很健康,奶奶和“我”陪着他一起散步一起看美丽的夕阳,他老人家觉得晚年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他这是高兴呢!)所以满面红光,情不自禁地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呀!”你们能了解爷爷的心情吗?是啊!美丽的夕阳不仅染红了天边的云朵,也映红了爷爷的脸,更象征了爷爷奶奶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让我们在朗读声中祝福爷爷奶奶晚年幸福美满!(生齐读)。

这么美的夕阳,让我们永远记在脑海里吧。(齐背2、3、4自然段)

任务二:

1、任务呈现

正确书写生字“涨、灿”。

2、学生观察

3、指导书写: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口头扩词。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朵()的夕阳(2)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检测的内容更加具体,从词语的掌握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方面来检测学生。)

2、结果反馈

3、反思总结

夕阳下山了,让我们回家后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同时再观察夕阳还变出了怎样的景象。

夕阳真美教案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释题,初读课文,精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秋游》,知道了秋天天空和农田景色很美,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是太阳落山时天空景色很美。新课文题目是……

二、板书课题:2、夕阳真美 (领读)

三、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放大图

1、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它正朝哪里走?

2、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4、小结图意,解题

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夕阳映照时的天空景色很美。

5、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序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本课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面的形体。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落 披 余挥 壮丽 往下沉 身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和误读偏旁等方面分辨加点的读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壮丽 往下沉

(3)齐读本课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训练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自然段学习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板书:日落)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当中的“傍晚”和“日落”有什么联系?

(4)为什么说“爷爷、奶奶带我去看日落”而不说“我带爷爷、奶奶去看日落”呢?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5)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作业

朗读课文

夕阳真美教案篇7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认识绿线内只识不写的五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段

生字卡片、投影图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投影放大图,观察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它正往哪里走?

3.板书课题:23

4.小结图意,解题

5.质疑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帮助正音。

3.指名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挑选你认为写得最美的段读该大家听。)

5.逐个相机评价

6.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7.交流。

8.同桌互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理解“日落”与“傍晚”的关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日落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傍芒蓝伏余

2.指名认读

3.生自学,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组词。

5.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6.反馈写字情况。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另外五个生字,理解有绳子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生字卡、投影图片

一.复习导入

1.多形式地复习生字和词语。

2.交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想哪一自然段你认为写的最美?(交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段学习。)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句

指名学生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后齐读第一句话。

(3)学习第二句

自由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4)学习第三句

生自由读,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是多么的壮观)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好这一句。

(5)小结并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3).四人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所描绘的语言用自己的画笔在纸上画出来。

(4).齐读课文三、四两段,再一起评一评图画作品,看谁画得符合课文的描述。

(5).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

(6).指导背诵

座位上练背、指名背、齐背。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多美的夕阳啊,爷爷满面红光的望着奶奶说,生接读——夕阳真美啊!

2.自读课文,有什么不懂的提出?

3.指导朗读好。(读出爷爷奶奶的愉快心情)

三.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按夕阳“西斜—下沉—落山“的顺序练习背诵,先引背,分段背,再有感情地背,比赛背,从而达到成诵。

四.学习生字

1.认读:壮慢沉涨更

2.口头组词。

3.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5.反馈写字情况。

五.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看日落,边看边讲,然后让学生把课文中没有描述到的景象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下来。

夕阳真美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读来十分流畅。第一自然段写太阳西斜的壮丽景色;第三自然段写夕阳下沉时云朵色彩的变化;第四自然段写夕阳落山后天边霞光的灿烂;第五自然段写爷爷赞美夕阳真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全文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学情分析:

?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 下时的瑰丽景色,抒发了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课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自悟,感受夕阳西下余辉美和夕阳西沉云朵美以及夕阳隐没时的霞光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绘画纸、油画棒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夕阳什么样?

2、 看课件,听范读课文,初步感知夕阳的美。

3、 夕阳美吗?(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师板书课 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字字入目,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

出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 检查自读效果

(1)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壮、沉、涨

后鼻音:轻、傍、芒、壮、涨、更

(2) 检查课文段落是否读通读顺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互评――齐读

3、 齐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傍、芒、蓝、伏、余、壮、慢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准字音

2、学生作小老师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

特别指出壮,字的将字旁,书写时不要写成,北,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是,士,,不要写成了,土。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夕阳真美(指:读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师叙述:(点出课件)原来是傍晚时候,爷爷奶奶和我去看夕阳,看到了天地间一幅壮丽而又雄奇的景色。

二、新授

1、课件示课文:谁来给大家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点课件)夕阳真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夕阳吧!

2、看,夕阳西下,它挥着小手向我们告别呢!它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读一读,找找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谁来说说,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根据回答,相机出示:西斜图 下沉图 落山图

小朋友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图上少了什么?(太阳)谁来把太阳画上?指名一优秀学生上黑板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3、师述:是呀,太阳正在逐渐往下落,,你们知道吗?不仅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脸也在变呢!请小朋友读读书,找找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光芒。

太阳慢慢地涨红了。

太阳的脸变的的背后。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谁来说说,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越来越红)是呀,太阳的脸变得越来越红了,老师这有三支红色的蜡笔,颜色的深浅不一样,想想应该分别用哪支红笔画?指名生画其他的小朋友也有任务,请小朋友读读这上面三句话,想想他们画得对不对?

指图:看,太阳的脸是越来越红了,,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优生读

4、老师听出来了,太阳正在慢慢地西斜、下沉、落山。它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美景图。

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是呀,这三幅图各有千秋,让我们一幅一幅来欣赏吧!

5、出示第一小节师引读,

喜欢西斜这幅图的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瞧,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这就是连绵起伏齐读指名读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指读齐读

这么壮丽,听得我脸都发红了,谁能把连绵起伏的西山这句话连起来读给大家听?指读评议边读边想象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再读

师叙述: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指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深蓝的天空,走进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去吧!齐读

6、师范读第二小节,继续导下。

这段中你最喜欢哪里?云的颜色,说说有哪几种颜色?只有这几种颜色吗?这么多的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呀?他们都躲到哪儿去了?()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颜色都说进去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这么多的颜色真丰富呀!挤在一起多壮观呀!谁来读?评议:仿佛有许多颜色,仿佛看到了)谁向他挑战?还有谁想读?觉得读得怎么样?(紫色拖得很长,好象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颜色躲在背后)老师也想来读读了。师读生评找学生跟老师比(各有所长,相互学习)

云的颜色五彩缤纷,谁想上来染一染?指名生染

这么多的颜色挤在一起,多热闹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彩缤纷的颜色中去吧!齐读

7、师引读第三小节:太阳把什么留在了遥远的天边?(灿烂的霞光)谁来读好它?读的真好(点图片)老师要奖给你一片灿烂的霞光谁再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片灿烂的霞光(齐读)。

小朋友,想亲自去看看夕阳吗?让我们披着夕阳的余辉,一起去看看吧!放录象。

看了录象,你想说什么吗?

是呀,夕阳真美,让我们放开嗓子,用所有的热情赞美它吧!夕阳真美呀!

8、小朋友,我们看了夕阳,觉得真美,课文中的爷爷奶奶看了夕阳,有什么反应?

爷爷为什么满面红光?

爷爷因为高兴而满面红光,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牵着小孙孙的手,多开心,多幸福,多浪漫呀!你们也有爷爷奶奶,他们幸福吗?能说说爷爷奶奶的幸福事吗?

三、拓展

夕阳很美,幸福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欣赏了夕阳的美景,其实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美景,有机会的小朋友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好,让我们一起和夕阳说再见吧!

夕阳真美教案8篇相关文章:

小班游戏课教案8篇

初中音乐教案8篇

折衣服教案8篇

端午教案反思8篇

水幼儿教案参考8篇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8篇

法律战教案8篇

触摸墙教案8篇

社会领域教案8篇

拼音教学教案8篇

夕阳真美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