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在制订的时候,肯定要明白倡议的具体措施,关于倡议书的写作,你知道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满满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8篇,供大家参考。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1
家长和同学们: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老人,他(她)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尤其利于自己的子孙后代。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教给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技巧,却很少告诉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怎样衡定?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金钱的意义,不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社会公信力的丧失,善、恶、美、丑价值观的混乱乃至腐败猖獗,物欲横流……不可否认,我们已因一味追求享乐而异化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逐物而迷心,精神上的压力与心灵的苦闷却与日俱增。然而,当今教育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意想中的快乐和满足,相反,问题少年、问题青年、校园暴力、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相信古代这种儒家文化,及至佛家,道家,只要被我们吸取一点点,都不会出现今天这么多道德沦丧的问题。
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重点是孝行的教育。“百善孝为先”,一个“教”字就是“孝”文化,她涵浸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尊敬长辈,孝亲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孝与和谐相伴,与愛心同行。“孝是敬,孝是顺”,只有敬和顺方可和谐,这是我们每个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在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弘扬传统孝德,引导人们“知孝,懂孝,行孝”,共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向“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的全体家长和同学们”诚恳发出如下倡议:
传承优良传统,争扬孝德之风。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们的孝德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甚至遗忘。“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羔羊亦知跪乳之恩”。面对孝文化教育的缺失,面对孝文化的断层危机,我们呼吁“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的所有家长和同学们”用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灵,完善我们的人格,让我们传承孝德传统,争扬孝德之风,让孝行天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亲起于自身,敬亲见于小事,事亲行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如果把一个家庭比作一棵大树,那父母就是树根,儿女就是树干,孙子(女)就是枝叶果实。孝亲就是用甘露之水浇灌树根,只有树根不缺水,根系发达,枝干果实才能旺盛。可是今天我们给自己的孩子几乎倾注了全部的愛,却常常把生我养我的年迈父母置于脑后,这是本末倒置的把甘露水浇向枝叶而不浇树根,试问这样的培植大树的方法对吗?试问这样的家庭能培养出人才吗?试问这样的家庭吉祥吗?
“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人子女的我们,已经习惯了享受父母无私的愛,却常常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和回报。有多少人在醒悟要对父母尽孝时,却只能空留永远的遗憾和愧疚。让我们怀一份感恩的心,孝敬父母,从根上做起,从自身做起,在生活细节中体现。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愛心;一个电话、一封家信,字字句句显孝心。孝亲也不一定非要有伟大作为和豪情壮志,更需要的是长久坚持和无悔付出,让我们从给老人洗脚做起吧,从临睡晚安做起吧!
孰不知,自己行孝,就是对自己子女最好的关愛;自己行孝就是对自己子女最好的教育。
行孝是最真实、最大的投资;行孝是最好的、最究竟、最真实的富有。
家校动员参与,夯实孝德之基。倡导孝道文化需要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孝道文化进家、住校;真正将孝道文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亲恩不可忘”,孝子、孙是中天皓月,是东方杲日,是中华民族的天心地胆。亲爱的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的所有家长和同学们,我们作为“天心地胆”从今天开始每天诵读一遍《弟子规》和《朱子家训》,对照反省,真正做到:“德日进,过日少”。让我们一起携手,传承美德,弘扬孝道,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2
我们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当你路过时,随手捡起垃圾丢进垃圾桶;不违反各种规则,都是美德的体现。“美德”这个字眼,或许对某些人来说很生疏,但在我眼中“美德”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不仅仅是“美德”这两个字。更是我们应该去弘扬它,去传承它。
我们都知道“美德”的含义,但却不知道做这两个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标志,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我看来,有些人特别的张狂。甚至他们践踏“美德”这两个字。这是多么耻辱的事。他们任务事关无己,不仅仅是破坏了中华民族这两个字,更是破坏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榜样。所谓“美德”是一个人要做到讲诚信、热爱祖国、团结帮助、保卫国家。不随意破坏国家的一切,用自己去保护国家的一切。因为国家就像是我们的母亲,没有国家,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弘扬传统美德,让国家变得焕发光彩。让世界因为我们而自豪,我们因国家而骄傲。
在现代生活中,有些学生们没有做到“美德”更重要的事,他们还想要怎样去践踏它。这对我们学生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啊!作为学生,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心,要做一个有道德,有文明、有修养的人。不要做有伤害国家的人。伤害国家就等于自相残杀。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做这种类似的人。
通过上述我对大家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对“美德”这两个字有了更深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正确的弘扬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让自己越做越好,找不到一个缺点地方将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的骄傲。国家会因我们而自豪。这才是我们。
对于美德,相信也有一些人还未懂。但是即使自己未懂,我们也要弘扬中华美德。中华传统美德这些激烈的字眼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我们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之所以说美德。就是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点小帮助,哪怕是关系到我们身边的种.种一切,都是我们所谓的美德。 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伟大中华。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努力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点点在小不过的事。我们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弘扬下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国家的骄傲。
用自己的爱心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吧!相信自己一定行!未来的路将由你开辟,让未来的梦想成为现实吧!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3
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xx,陕西xx,或者xx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xx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
20xx-11-24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4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电脑办公、微机打字,加强了汉字的使用性,是人类社会文明又一大进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那就是另一面,削弱了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从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电脑的出现和普及,进入了各个领域,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学校家庭及网络办公等,无所不及。彻底的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对中华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可谓时间短,变化快。电脑代替了文字书写的实用性,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都弱化了它的功能,特别是硬笔。比如有的机关干部提笔忘字,甚至有的干脆都不会写字了。尤其是对中小学生影响极大,对于他们来说,汉字的书写不重要了,写好写赖都一样,反正有电脑了。
书法艺术在我国大约已经存在、发展了两千多年。它一路辉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相继涌现出来的书法艺术家灿若群星。他们的光芒至今还辉耀在中华文化的天空。我国的书法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国粹,两千多年来之所以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书法艺术和汉字的书写与文字的实用融为一体。如果没有实用性,它的价值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利用。正因为书法艺术和书法的实用性结合得太紧密了,一旦这两者相互剥离开来,就必然会给书法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
巨大的变化,也带来巨大的危机,造成国人书写汉字能力和水平下降,也着实让人担忧。
我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向国人提出倡议:
1、从我做起,提高对中华汉字书写认识,了解中华两千多年的书写汉字的历史和文明。提升现代科技给汉字书写带来的危机感,在熟练使用电脑的同时,提倡动手、动笔写字。
2、从家庭做起,因为家庭是社会的一细胞。让每一个家庭都融入现代文明的大潮流中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期教育,早期汉字书写,为以后学校读书、识字、写字奠定基础;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写写字,记记事,增加乐趣。
3、从学校做起,学校教育承担着国家教育的重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汉字书写要从中小学抓起,从教育抓起,从教师入手,提高书写兴趣和爱好。学校要给学生创造和展示书写汉字的平台。要求学生:“立大志,做善事,做好人,写好字”。
4、从国家和社会抓起,重视汉字的书写,提升书法艺术的生命力。要通过各种舆论和媒体给书法艺术搭台,要通过各种形式比赛和展览给书法爱好者、欣赏者创造平台。要制定书法教育大纲,开设书法专业课程,普及书法知识和理论,提高书法师资队伍水平。培养国人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开拓书法艺术存在和发展得新空间。愿书法艺术再度辉煌,让书法艺术之树常青。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世界上的文明灿若繁星,或崛起或没落,在繁荣与消亡的周而复始中推动历史的进程。面对帕特农神庙我们可能会发出惊世之叹,面对卢浮宫我们可能会构建有关西方文明的美好幻想。但是,当金字塔下的埃及文明早已湮没在黄沙罡风之中,当彼时空前绝后的庞贝古城也在厚若海洋的火山灰下为昔日的文明哭泣,恍然发现,几千年的演替更迭中,唯一屹立不倒的,便是我们灿烂的华夏文明。
诚如余秋雨先生曾慨叹:“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明,永在。”而这一切,文明光辉的背后,你可知晓,是代代相传的结果,纵使焚书坑儒,纵使朝代更替,或口述或工于笔录,孔孟之道,儒法之学,在千年的传承中依旧闪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屈平行吟之《离骚》至今仍在汨罗河畔回响,长久不息;苏子醉作《赤壁赋》犹在赤鼻矶的月光下回荡,飘渺悠长。这些文化瑰宝,在千载风雨中毫不褪色,在岁月的淘洗中永葆芳华。
但如今,我们的文化却在传承中为人们所淡化,诚如罗素所预言:百年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在动荡与改革之中刷新着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角度,这一过程中有人也在向着崇洋媚外的方向趋近。你可能觉得危言耸听,但你可曾看到西方节日远比传统节日惹人青睐,标着英文的商品更为畅销……有多少人困惑于繁琐的古文而将其弃掷逦迤?有多少人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四书五经,礼乐春秋恐怕只是变为中华文化的标签,琴棋书画,射骑礼乐书数,只仅仅成为我们印象中的名词,却鲜有人涉猎。
我们宁愿看到崭新的'冰河纪,也愿眼前的景象生生不息,我们岂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逐渐流失,失去活力,以残缺的面貌交到下一代人的手中?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是否会更加注重延续传统文化的传承?
让我们且吟诗一首,听古乐一曲,这是对古文化的尊重,且留心一草一木,束我一言一行,谨孝悌之道,是对道德传统的延续与继承。莫让枯黄的古籍在风中凌乱哭泣,莫让凝萃着中华的古字任岁月带走历史的痕迹;我们不能弹奏《高山流水》,却可以让其传承于后代,我们不能带走文明发源地的任何一抔黄沙,却可以让其继续灿烂的书写着历史;我们不能将传统文化的每一份美德赋予实际,但我们可以用行动践行在社会的构建之中,将美德之风吹向未来。
生于延续千年的华夏文明值得我们骄傲,像传递炬火一般将宝贵的文化传承会更令我们自豪。我们生于罗素所欲言的伟大时代,便更要尽我们之力去让伟大的文明更加伟大,让古老的文化在时间的淘洗中逆龄生长,让千年文明薪火传承!谢谢大家。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6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倡议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7
中国传统文化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不少里,作者们为中华民族永不改变的传统文化拼命呐喊,竭力控诉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
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我“遥望”古代诗句而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转化成了一串串饮食文化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刻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察觉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知道吃汤圆的时候又到了。“汤圆呢?这天但是元宵节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让我惊讶又让我纳闷。汤圆汤圆,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团团圆圆的意思。传统文化在不一样的节日里,用不一样的东西告诉我们。它没有消失,就像大家春节一家要团聚在一齐,吃着年饭。不一样的人用它们不一样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流动时刻的凝固剂,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实着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善良仁义,乐观信赖,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一路走来,不一样时代的人们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而此刻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能够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刻,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人间真情绝缘。
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莎士比亚以前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务必做的,是让那余香渐飘渐远。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篇8
全县广大群众们: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成员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学校。和谐家风的培养和树立,与每个家庭成员息息相关,只有家庭和谐,才有社会和谐。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向全县广大妇女姐妹们倡议:
1、弘扬传统美德,做和谐家庭的.带动者。
家庭美德建设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家庭中的主体作用日益显现,对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更大。广大妇女要自觉适应角色由传统的生育者、照料者、劳作者向现代教育者、养家者和管理者的转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发挥在家庭中的带动引导作用,积极参与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创建活动,争做最美,努力营造和谐家庭关系,以家庭和谐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2、科学教育子女,做文明家庭的传承者。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祖国的人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广大母亲要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自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注重从小事、从细节上进行道德培育,培养孩子从小追求真善美的品行;树立健康文明的家教理念,教育子女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培养健康人格;重视自身素质提升,争做合格母亲,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艺术和技巧;科学教子、以德育人,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女性特有的聪慧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履行家庭责任,为弘扬文明新风,培养优秀人才多做贡献。
3、树立良好家风,做幸福家庭的守护者。
广大女性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管理者,也是家庭消费的重要决策者,一个女性是注重精神追求还是看重物质享乐,是以勤俭节约为荣还是以奢侈虚荣为荣,对家风形成至关重要,也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广大妇女要崇尚勤俭持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廉洁立家,以贪为害,以廉修德;平安保家,不拒善小,勿为恶小;文化兴家,学以增智,读书养气的精神追求,主动参与到议家风家训家规、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等活动中来,努力营造学进家庭,爱进家庭,美进家庭,廉进家庭,乐进家庭的浓厚氛围,使家庭成为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宁静港湾。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万家共建!全县广大妇女姐妹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邻里做起,为建设平安和谐幸福汉阴做出积极的行动。
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书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