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过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案中应包含相应的考核方式,满满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艺综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艺综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2、填空。
梅兰芳小时候______,经过______,终于成为________。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复习。认真设计复习,既能让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作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又能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二、讲读课文。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
?设计的过渡语,提示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
(2)出示句子。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齐读。
(4)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
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
①因为梅兰芳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
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段话,非常到位。不仅理解了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而且进行了表达的训练。】
2、学习第二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设计得也很好。提问的角度,很有创意。】
(1)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讨论第一句话。
梅兰芳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一带而过。问与答相呼应。】
(3)讨论第二句话。
梅兰芳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兰芳在勤学苦练的?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
哪个词儿体现了“勤”?(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
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
?这两句话的教学,层次清楚,先了解大意,知道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意思,这一部分的教学很有特点,语言理解的训练非常到位。】
(4)引读第三、四句话。(师引)梅兰芳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
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
(5)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
?这一段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楚,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读的形式是多样的,理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
3、学习第三段。
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兰芳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京剧大师)
(2)讨论。
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容易吗?
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爷爷说些什么呢?(祝贺您,爷爷,……)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梅兰芳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后面设计的两项练习,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
三、.总结延伸。
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老师课间的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现在仍然没有学会跳绳,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练习)(板书: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那么,不会跳绳的同学,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终于”和“只要┅┅就┅┅”分别写一句话。
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成功。
?孙新霞老师的这一节课,有三个特点:(1)教学思路清楚,教学过渡自然,整节课上得很流畅。(2)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很扎实,不仅重视读和理解的训练,而且有机地进行表达的训练。(3)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小学艺综教案篇2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
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
(1)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2)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
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
(1)出示自学要求:
(2)标出自然段。
(3)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4)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5)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朗读。
(1)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②指名读词语
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④想读的一起读。
⑤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⑥读句子。
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a、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
b、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
⑦读课文。
a、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b、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
c、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⑧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
⑨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
(3)学生评议。
师:谁想挑战他?
(4)再指名练习,评议。
(5)小组赛读。
①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②相机出示填空题
③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1)出示生字:兰灵艺芳。
(2)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
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
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小学艺综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随课文理解字意。学写生字“兰”、“芳”,书写正确、美观。
3、精读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随课文理解字意。抓住重点词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录象。
小朋友,你们听过京剧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位京剧大师的表演,想看吗?
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兰”“芳”
1、你们知道这位京剧演员是谁吗?梅兰芳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京剧演员,让我们恭恭敬敬写下他的名字。一起书空,“兰”和“芳”是生字,说一说它们的笔顺。
2、“兰”是个前鼻音。指名读一读;“芳”说说识记方法,练习组词。
3、介绍梅兰芳
你们知道梅兰芳吗?
师:看,这就是梅兰芳,他是个男的,但是他在京剧中演的都是女子的角色,这在京剧中叫“旦角”。梅兰芳一生演了很多角色,他扮相俊美,唱腔细腻圆润,深受大家的喜爱。(看图片)
二、初读课文
师:书上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呢?请小朋友翻开书,仔细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1、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自读检查:
检查生字词语:
拜师学艺师傅紧盯鸽子或者注视水底灵活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没有神儿
(1)自由练读
指导读音:傅(读音的变化)紧、勤(前鼻音)灵(后鼻音)注、视、者(翘舌音)练习拼拼读读,读准音。
(2)练习开火车读一读齐读。
(3)去拼音读一读。
(4)请小朋友领读。
检查课文朗读
第一段:注意读好停顿以及儿化音。
第二段:读好生字字音,注意停顿。
第三段:读准字音。
3、讨论:课文中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
(多媒体)梅兰芳是。
(1)说一说
(2)理解;世界闻名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有名出名著名)那“世界闻名”呢?,对梅兰芳的表演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他还多次去美国、日本等国家演出,外国人都夸他演的好呢!练习读一读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京剧大师”呢?梅兰芳的表演自己的特色,还开创了京剧中的一大流派“梅派”唱法,对京剧贡献可大了!
(3)谁来夸夸梅兰芳,读一读句子。
三、板书课题,理解“学艺”
师:可惜这位京剧大师离开我们已经有40多年了,今天我们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学艺。理解:学艺
我们班有哪些小朋友利用休息日在学特长呀?说一说,这也是学艺,课文中的学艺,是讲梅兰芳学什么呢?
(师:梅兰芳学京剧表演)
齐读课题。
四、学习第二段
梅兰芳小时候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二段。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
1、自由读
1、交流
学习第一句话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1)指名读,说一说,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梅兰芳的决心非常坚定。读出坚定的语气。
学习第二句话
2、梅兰芳下定决心以后是怎样做的呢?再读第二段,用画出句子,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书
(2)交流:
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①读一读
②理解词语:
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紧盯”是怎样地看?读好词语
“注视”呢?读好词语。
③演一演
老师请小朋友来学学梅兰芳紧盯空中的鸽子。(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他位置上看,老师把手中的飞翔起来。)
看了一会,师问:你有什么感觉?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师:小梅兰芳,紧盯着鸽子,眼睛多累呀,你就不要再练了,好吗?
生:()
师:鸽子飞来飞去,眼都花了,以后就对着图上的鸽子练吧?
生:()
④指导读好句子,读出梅兰芳学艺的认真,以及决心的坚定。
指名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
我们练一会就眼睛累了,眼花了,梅兰芳练习的时间长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读好“常常”
⑤说一说
梅兰芳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练习,
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真冷啊!可是他想:
夏天,骄阳似火,真热啊!可是他想:
梅兰芳这样不怕录不怕累,天天练习,这就叫“勤学苦练”
⑥再读句子
学习第三句话
1、寒来暑往,一年年过去了,引读:师:日子一长,生(略)师:人们都说生:(略)
2、什么样的眼睛是会说话的眼睛?
3、联系实际说一说:
你在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紧盯着它,你的眼睛好像在说?(说一说)
你上课在做小动作,老师看着你,老师的眼睛好象在说?(说一说)
如果你的书读得很好,同学看着你,他的眼睛好象在说?(说一说)
这也是“眼睛会说话了,可是梅兰芳的眼睛会把人物内心的感情表演出来,多么了不起啊!”
4、感情朗读:
你想怎样来读这句话呢?(高兴地读夸夸他佩服地读)
5、想象:师傅看到梅兰芳又会这样说呢?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梅兰芳小时侯学艺的故事,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让我们敬佩。那梅兰芳为什么要这样刻苦练习眼神呢?我们下节可再来学习。
五、写生字
这节课我们有两个生字要写,请大家想梅兰芳一样注视着这两个字,看看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说一说:“兰、芳”在田字格中书写时,要写好哪些笔画?
2、师在田字格中示范。
3、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练习读课文。
2、找有关梅兰芳的其他小故事读一读。
小学艺综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这文章是记人的,记述了我国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克服自身不足,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事,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材设计理念: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把握略读课文的大意。
3、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可他后来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播放京剧,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播放一段梅兰芳的京剧。)
1、小朋友,知道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戏吗?
2、简介“京剧”(服饰、脸谱、丑角、旦角),谈到京剧肯定要说到这样一个人——梅兰芳(出示课文插图),你对他了解吗?
3、检查课前资料和预习情况,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设立一个《梅兰芳资料展》。
4、揭题:《梅兰芳学艺》
二、开放时空,自主学习
1、你喜欢文中的哪一节,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找朋友读、当小老师读,老师加强朗读指导,及时鼓励,找出生字,划分自然段,板书生字新词,指准字音。
三、创设情景,体验感悟
1、听课文录音第一段,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范读第三段: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讨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梅兰芳后来却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师傅是不是说错了?(分小组讨论)
4、提出思考题: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5、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二段,标出有关语句。
6、课件演示梅兰芳苦练眼神的情景,欣赏梅兰芳表演的京剧,要特别注意他的眼神。
7、师生体验“紧盯”、“注视”,感悟“勤学苦练”,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体验的感受:紧盯、注视后感觉怎样?
四、讨论交流,自省自悟
1、再次自由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回归课文。
2、学了这个故事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3、四字成语,延伸,理解积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奋起直追”。
4、提出希望:梅兰芳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希望小朋友将来能成为“书法大师、建筑大师……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用多种方式收集伟人小时候刻苦读书的事例,下节课来交流。
小学艺综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男女生分节朗读。
c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请读课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
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3)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4)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
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出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学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
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4、作业展示。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
小学艺综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